[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镉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93009.0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0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游明华;何毅霖;陈士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菲亚(厦门)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G01N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镉柱 玻璃管 本实用新型 流动死角 溶液流动 接头座 细管 匹配 输液 流出 滞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镉柱,通过接头座连接镉柱玻璃管和输液细管,消除了因玻璃管和接入的细管管径不匹配而产生的流动死角,因此在溶液流动过程中进入镉柱内的气泡会随溶液流出镉柱,不会滞留在镉柱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动注射分析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新型镉柱。
背景技术
镉柱是一种用还原法测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仪器,一般的镉柱通过在玻璃管内封装镉粒,并在玻璃管两端填充玻璃棉(防止镉粒泄露)制成。通常在镉柱两端分别接入两根细管,待测溶液从一端的细管流入镉柱,经镉粒还原后,从另一端细管流出。
在上述过程中,因镉柱玻璃管与细管管径不同,在玻璃管与细管连接处会产生流动死角,当有气泡随待测溶液进入镉柱时,气泡会滞留在流动死角处,不会随着溶液流出镉柱。此时,需将注射器针孔插入流动死角处,手动将气泡吸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气泡滞留在流动死角处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不产生流动死角的镉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镉粒,T型塞,过滤筛板,接头座, 接头管Ⅰ, 接头管Ⅱ;所述玻璃管内封装所述镉粒;所述玻璃管两端的管口用所述T型塞封填;所述T型塞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末端嵌入所述过滤筛板;所述接头座两边分别开有大小槽孔,所述大小槽孔之间开有柱形通孔;所述玻璃管两端插入所述接头管Ⅰ内;所述玻璃管连同接头管Ⅰ一起接入所述大槽孔;所述接头管Ⅱ接入所述小槽孔;所述接头管Ⅱ内可插入细管。
进一步,所述玻璃管两端与接头管Ⅰ之间装有锥形垫圈Ⅰ;所述接头管Ⅱ内装有锥形垫圈Ⅱ。
进一步,所述大小槽孔的内壁以及所述接头管Ⅰ和接头管Ⅱ的管壁上加工有螺纹;所述大槽孔与接头管Ⅰ之间通过螺纹紧贴的方式连接;所述小槽孔和接头管Ⅱ之间通过螺纹紧贴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镉柱通过使用接头座代替直接连接细管,消除了流动死角。
附图说明
图1为一般镉柱溶液流动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一种新型镉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管,镉粒,T型塞,过滤筛板,接头座, 接头管Ⅰ, 接头管Ⅱ;所述玻璃管内封装所述镉粒;所述玻璃管两端的管口用所述T型塞封填;所述T型塞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末端嵌入所述过滤筛板;所述接头座两边分别开有大小槽孔,所述大小槽孔之间开有柱形通孔;所述玻璃管两端插入所述接头管Ⅰ内;所述玻璃管连同接头管Ⅰ一起接入所述大槽孔;所述接头管Ⅱ接入所述小槽孔;所述接头管Ⅱ内可插入细管。所述玻璃管两端与接头管Ⅰ之间装有锥形垫圈Ⅰ;所述接头管Ⅱ内装有锥形垫圈Ⅱ。
使用时首先在镉柱两端的接头管Ⅱ7内插入细管,细管末端通过锥形垫圈Ⅱ9与接头管Ⅱ7紧贴。然后使待测溶液从细管留入到镉柱内。溶液流过柱形通孔以及T型塞3上的通孔后流入镉柱玻璃管1,经镉粒还原后,从另一端流出。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接头座代替细管与玻璃管1的直接连接,避免在玻璃管1内产生流动死角,因此在上述溶液流动过程中,气泡会随溶液流出玻璃管。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菲亚(厦门)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凯菲亚(厦门)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930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