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流管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9957.7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75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高丽霞;廖理芳;姚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寅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5 | 代理人: | 郭云梅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管 条形杆 连接器 圆形壳体 滑块 本实用新型 圆形通孔 连接框 圆形环 齿轮 齿圈 啮合 表面固定 表面滑动 管径调节 活动安装 中心移动 转动齿圈 固定环 环周侧 气密性 引流袋 管径 夹持 均布 外管 穿过 医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连接器,外管固定于圆形壳体表面,圆形壳体表面开有圆形通孔并固定有固定环;相对两个所述圆形壳体之间活动安装有齿圈;圆形壳体表面固定有连接框,连接框包括圆形环、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均固定于圆形环周侧;第一条形杆表面均布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第二条形杆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连接器,医护人员将引流管穿过圆形通孔和圆形环后,转动齿圈,并根据不同引流管的管径调节滑块向中心移动的距离,通过四个滑块的夹持防止引流管脱落,提高了连接器对不同管径引流管的适应性,提高气密性,使得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体液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临床上引流管和引流袋通常是一起匹配使用的,根据需要引流管的管道型号往往较灵活,型号大小多样,具体使用时,引流袋难以与多种型号大小的引流管匹配,往往需要临时组装,使用极为不便,因此,需要在引流管和引流袋之间使用连接装置,现有的连接器结构设计不合理,引流效果不好,接口无法与不同型号大小的引流管匹配连接,且连接不牢固,气密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引流管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引流管连接器,包括外管、圆形壳体、连接框、齿圈、滑块、齿轮;
所述外管固定于圆形壳体表面,所述圆形壳体表面开有圆形通孔并固定有固定环;
相对两个所述圆形壳体之间活动安装有齿圈;
所述圆形壳体表面固定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包括圆形环、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所述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均固定于圆形环周侧;
所述第一条形杆表面均布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圈啮合;
所述第二条形杆表面滑动安装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齿圈活动安装于固定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环与外管分别固定于圆形壳体相对两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条形杆和第二条形杆相互平行设置。
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齿轮互相啮合,所述齿轮活动安装于第一条形杆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一端开有弧形槽,所述滑块侧表面均布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与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引流管连接器,医护人员将引流管穿过圆形通孔和圆形环后,转动齿圈,并根据不同引流管的管径调节滑块向中心移动的距离,通过四个滑块的夹持防止引流管脱落,提高了连接器对不同管径引流管的适应性,提高气密性,使得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圆形壳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9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