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栽培瓶的透气盖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9136.3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池茂连;杨益明;廖伟;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5 | 分类号: | A01G18/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3216 福建省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栽培 本实用新型 弧形凸块 透气盖 下盖体 瓶口 径向进气口 密封配合 瓶口端面 细菌颗粒 向下延伸 周向间隔 上盖体 下端面 侧沿 盖体 减小 裙部 环绕 包围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透气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并环绕包围食用菌栽培瓶瓶口的裙部A,所述盖体底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食用菌栽培瓶瓶口端面密封配合的弧形凸块,相邻两弧形凸块之间留有径向进气口。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与食用菌栽培瓶配合,能使外界的空气由下往上通过瓶口进入瓶内,并能减小细菌颗粒进入瓶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透气盖。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食物之一,食用菌栽培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食用菌栽培方法主要有套袋栽培和瓶栽栽培,使用套袋的方式进行栽培出的食用菌植株往往不规则的分布在套袋袋体上,不易采摘;使用普通的瓶栽栽培则需要透气孔,普通的透气孔会导致外界空气的细菌极易进入栽培瓶内,对栽培植株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的食用菌栽培瓶的防菌透气盖,即能够让空气进入栽培瓶,又能减少细菌颗粒进入栽培瓶内。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食用菌栽培瓶的防菌透气盖,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下盖体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并环绕包围食用菌栽培瓶瓶口的裙部A,所述盖体底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与食用菌栽培瓶瓶口端面密封配合的弧形凸块,相邻两弧形凸块之间留有径向进气口。
进一步的,在裙部A内周壁上设置有与食用菌栽培瓶瓶口周部的环形凸部卡接配合以防止相互脱离的搭扣。
进一步的,在下盖体的中部上端面设置有向下凹进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增强下盖承受应力性能的十字加强筋A。
进一步的,所述下盖体上端面设置有围绕下盖体外周向上延伸的周部,所述周部内侧设置有向中心凸出的径向凸起A。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体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裙部B,所述裙部B的外周壁上设置有与径向凸起A相配合用以防止上盖脱离下盖的径向凸起B。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盖下端面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的圆环壁,所述圆环壁内侧设置有增强上盖承受应力性能的十字加强筋B。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与食用菌栽培瓶配合,能使外界的空气由下往上通过瓶口进入瓶内,并能减小细菌颗粒进入瓶内,同时将盖体设置成中空的上下盖,配合十字加强筋,既能够节省材料成本,又能起到增强承受应力的性能。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和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C-C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D-D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截面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下盖的截面图;
图中:110-上盖体;111-裙部B;112-径向凸起B;113-圆环壁;114-十字加强筋B;120-下盖体;121-裙部A;122-弧形凸块;123-进气口;124-搭扣;125-凹槽;126-十字加强筋A;127-周部;128-径向凸起A;130-食用菌栽培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91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