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天然气采输场站地下管道泄漏检测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7310.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8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杨宁;张晟;詹稚力;杜青山;廖玉辉;邱述红;钟炳;杨翠芳;龙英;王小群;余惠莉;蔡小红;陈治春;刘桃;李宗银;冯昭;杨帆;景开俊;邱全龙;李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化地面 地下管道 泄漏检测 探测管 泄漏 本实用新型 天然气 封盖 安全隐患 顶端连接 连通 发现 封闭 贯穿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天然气采输场站地下管道泄漏检测窗,包括探测管和封盖;探测管贯穿硬化地面,将硬化地面的下方与上方相互连通;封盖与探测管的顶端连接,将硬化地面的下方与上方相互封闭。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采输场站硬化地面下的管道发生泄漏后,存在不能及时发现泄漏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然气采输场站地下管道泄漏检测窗。该检测窗口能够及时发现泄漏情况,从而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天然气输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对天然气采输场站的地下管道进行泄漏情况检测的窗口。
背景技术
天然气采输场站是为管道输送天然气或石油伴生气而建立的各种作业站的总称。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天然气、给管道天然气增压、分输天然气、配气、储气调峰、发送和接收清管器等。在天然气开发过程中,为了节约地上空间,大部分采输场站采用多井地下集输工艺,导致地下工艺管线众多,各种管道压力、流体性质、作用均有不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大多数采输场站使用水泥将地面硬化。地下管道经过多年的使用有可能被腐蚀,发生泄漏。地下管道发生泄漏后,由于地面硬化,天然气泄漏不会被及时发现,有时还会沿硬化水泥层底面积聚流窜到较远的地方才渗出地面,不能及时发现泄漏情况,从而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采输场站硬化地面下的管道发生泄漏后,存在不能及时发现泄漏情况的问题,提供一种天然气采输场站地下管道泄漏检测窗。该检测窗口能够及时发现泄漏情况,从而避免发生安全隐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天然气采输场站地下管道泄漏检测窗,包括探测管和封盖;探测管贯穿硬化地面,将硬化地面的下方与上方相互连通;封盖与探测管的顶端可拆卸连接,将硬化地面的下方与上方相互连通或封闭。当硬化地面下的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时,本方案可使泄漏的天然气流窜并积聚在探测管内。通过对探测管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即可判断是否存在天然气泄漏的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探测管设置在场站内管道的上方。管道泄漏后可以被及时检测到,有利于提高检测效率。
进一步地,探测管设置在管道变径处、变向处或交叉处的上方。上述管道位置薄弱,相比于其他位置最先出现泄漏,或者出现泄漏的概率更大。
作为优选方案,探测管的顶端高于硬化地面的顶面。可以避免如下雨天气,地面积水进入探测管的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探测管的底端高于硬化地面的底面,或者与硬化地面的底面齐平。避免探测管的底端低于硬化地面的底面,使泄漏的天然气在硬化地面的底面流窜时,不能进入探测管,从而出现存在泄漏而无法检测到的情况。
作为优选方案,封盖的顶面设置有管道信息标注牌。有利于现场人员对地下工艺管线的了解与熟悉。从而有利于工艺流程区域的目视化建设,有助于标准化场站建设。
进一步地,封盖与探测管通过卡槽结构相互连接。相比于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本方案在保证封盖与探测管连接紧密的基础上,能够任意调整的方向,以适应封盖顶面的管道信息标注。此外,卡槽结构连接便捷,有利于现场人员的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探测管为不锈钢管,不仅有利于防腐蚀,延长使用寿命;而且便于加工,降低加工成本。
作为优选方案,封盖为塑料,便于在封盖顶面的管道信息标注牌上加工各种标注管道信息,降低加工难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硬化地面下的天然气管道出现泄漏时,本实用新型可使泄漏的天然气流窜并积聚在探测管内。通过对探测管内的气体进行检测,即可判断是否存在天然气泄漏的情况。通过探测管进行检测的方法,便于定期对地下管道进行观察与检测,及时发现并避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成都龙星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73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燃气自动报警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