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6352.2 | 申请日: | 2018-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封荣生;曹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浩宇线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化 室内 出气管 换气 本实用新型 电机 老化效果 物料托盘 电磁阀 老化机 线缆 转动 转轴带动转盘 紫外线发生器 空气加热器 紫外线照射 老化效率 连接设置 气体通过 循环定时 导风板 分隔板 热气体 右侧壁 密闭 竖杆 热气 排放 清晰 流通 交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盘转动,从而竖杆以及物料托盘实现转动,右空气加热器产生的热气流通过导风板均匀的吹向旋转的物料托盘,对材料进行老化左右,并且老化室内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对材料进一步老化效果,老化室内分隔板与电机室内右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气管,电机室内出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以,老化室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上的电磁阀实现循环定时排放,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构造清晰易懂,通过热气体交换以及紫外线照射实现高效均匀老化,并且在密闭的机箱内,实现快速老化效果,提高老化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
背景技术
老化机用来试验电线、电缆、绝缘体或被覆之橡胶试片,以比较试片老化前与老化后之抗拉强度及伸长率,老化检测是产品可靠性检测的一部分,是模拟产品在实际使用条件中涉及到的各种因素对产品老化情况进行相应条件加强实验的过程,在橡胶材料制成的产品中尤其普遍。目前国内很多的老化设备不仅结构复杂,维护困难,而且成本颇高,检测项目单一,检测结果的可靠性难以精确保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下方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上方设置为老化室,所述分隔板下方设置为电机室,所述电机室内安装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置于机箱内底端面上设置,所述电机输出端朝上设置且连接转轴一端,所述转轴另一端穿过分隔板上方设置且与转盘固定连接设置,所述转盘在分隔板上端面中间固定设置,所述转盘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竖杆,所述竖杆上设置有若干物料托盘。
优选的,所述电机室内左侧壁上安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输出端连接进气管一端,所述进气管另一端穿过分隔板上方并连接有空气加热器,所述老化室内空气加热器与物料托盘之间设置有竖直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
优选的,所述机箱外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设置有耐热观察窗。
优选的,所述老化室内右侧上方拐角处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老化室内分隔板与电机室内右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电机室内出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待老化线缆放置在物料托盘上,此时关闭密封箱门,打开风机,风机将空气通过进气管泵入空气加热器内,空气加热器对空气进行加热并将热气流通过导风板导入老化室内,此时打开电机,电机通过转轴带动转盘转动,从而竖杆以及物料托盘实现转动,右空气加热器产生的热气流通过导风板均匀的吹向旋转的物料托盘,对材料进行老化左右,并且老化室内设置有紫外线发生器,对材料进一步老化效果,老化室内分隔板与电机室内右侧壁之间连接设置有出气管,电机室内出气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所以,老化室内的气体通过出气管上的电磁阀实现循环定时排放,因此,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构造清晰易懂,通过热气体交换以及紫外线照射实现高效均匀老化,并且在密闭的机箱内,实现快速老化效果,提高老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线缆用换气老化机的导风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耐热观察窗,2-箱门,3-导风板,4-老化室,5-机箱,6-物料托盘,7-竖杆,8-转盘,9-电磁阀,10-出气管,11-分隔板,12-电机,13-转轴,14-紫外线发生器,15-电机室,16-风机,17-进气管,18-空气加热器,1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浩宇线缆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浩宇线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63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