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心电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4970.3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赞;章祥;金勋;罗章源;袁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恩识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408 | 分类号: | A61B5/04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孙英杰;陈亮 |
地址: | 201112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电电极 弹性合金 本实用新型 极轴 可穿戴设备 生理电信号 长期监测 扁圆体 电极扣 混合层 导电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心电电极。该柔性心电电极包括:弹性合金网,呈扁圆体;CNT‑Ag‑PDMS导电混合层,覆盖在弹性合金网的极轴一端的外侧;电极扣,设置在弹性合金网的极轴的另一端的外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心电电极,适用于可穿戴设备,能长期监测生理电信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的测量电生理信号的电极,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心电电极。
背景技术
电极片主要应用于采集人体生理电信号的监护设备,生理电信号的采集能直接反应人体的健康状况,生理电信号的实时、长期监测可以预测某些疾病的产生,及时做出相应措施,故电极片的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是否采用导电凝胶,电极主要分为湿电极和干电极。目前医学上普遍采用Ag/AgCl湿电极来采集生理电信号,而这种一次性电极缺点明显,导电凝胶易风干,贮存和使用有效期较短,且长时间使用会刺激皮肤,影响舒适度,不适用于长期监测生理电信号。具有生物相容性的柔性聚合物干电极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长期使用也不会刺激皮肤。目前,聚合物干电极大多采用混合填充其它导电物的方式使其具有导电性。而碳纳米管CNT和纳米银粉Ag是最佳的导电填充物。CNT随机排列,相互之间缠绕在一起,在聚合物发生形变时也能保持良好的导电性。Ag的加入降低了电极的硬度,使之变柔软,增加与皮肤的接触,提高了导电性。相对应的聚合物材料大多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PDMS具有生物相容性,柔软透明,成本低,操作简单,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1610314959.1公开了一种干电极的制作工艺。这篇专利申请公开了在TPU或PU(聚氨酯)材料的基底上用化学方法镀层,在其表面形成稳定的导电Ag/AgCl涂层制成干电极,此法操作繁杂,所用化学试剂多,且与皮肤接触不够紧密。
总体来说,现有的制备干电极的方式,制作成本高,操作复杂,不利于产业化。简单的方式,例如,将碳纳米管CNT、银Ag直接填充到聚合物中充当导电介质,其中,CNT、Ag在聚合物中的分散程度成为影响导电性的重要因素。而CNT、Ag与聚合物直接混合搅拌的方式很难分散均匀,而达到良好的导电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心电电极,适用于可穿戴设备,能长期监测生理电信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包括:
弹性合金网,呈扁圆体;
CNT-Ag-PDMS导电混合层,覆盖在所述弹性合金网的极轴一端的外侧;
电极扣,设置在所述弹性合金网的极轴的另一端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合金网由经线和纬线构成,在所述经线和纬线上绕制有弹性合金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经线和纬线的线径为0.3mm~0.6mm;所述弹性合金丝的线径为0.05mm~0.1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合金丝为镍钛记忆合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CNT-Ag-PDMS导电混合层从所述弹性合金网的极轴一端覆盖至所述弹性合金网的赤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心电电极。利用一种简单有效的碳纳米管、银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方法所获得的性能良好的CNT-Ag-PDMS导电混合物,与由经线和纬线编制形成的弹性合金网相互结合制成柔性心电电极,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能长期监测生理电信号。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混合层中采用的CNT-Ag-PDMS导电混合物的制备方法的流程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恩识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恩识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49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