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创血压连接器保护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82231.0 | 申请日: | 201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7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燕 |
主分类号: | A61B50/30 | 分类号: | A61B50/30;A61B5/0215 |
代理公司: | 51244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袋 接带 束口 连接器 子粘 本实用新型 有创血压 袋体 拉绳 母粘 有创血压监测 袋体外表面 可拆卸式 一端设置 连接母 粘接带 串接 裸露 受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创血压连接器保护袋,包括保护袋袋体及其两端连接的上束口和下束口,所述保护袋袋体外表面设置有子粘接带和母粘接带,所述上束口和下束口远保护袋袋体一端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串接于上束口和下束口内,所述子粘接带与母粘接带分别设置于保护袋外表面两侧,使用状态时,所述子粘接带连接母粘接带,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创血压连接器保护袋,采用可拆卸式保护袋来保护裸露在外界的连接器,避免其受损对有创血压监测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领域,具体的说,是有创血压连接器保护袋。
背景技术
有创血压监测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连接器是有创血压监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通过一个置于中间的加粗管体来连接两端的管体,目前使用的连接管均是暴露在外界,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容易使连接管受到不必要的损害,影响有创血压的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有创血压连接器保护袋,采用可拆卸式保护袋来保护裸露在外界的连接器,避免其受损对有创血压监测造成影响。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有创血压连接器保护袋,包括保护袋袋体及其两端连接的上束口和下束口,所述保护袋袋体外表面设置有子粘接带和母粘接带,所述上束口和下束口远保护袋袋体一端设置有拉绳,将保护袋袋体放置在需要保护的连接器上,通过连接子粘接带和母粘接带完成第一步固定,然后分别将上束口和下束口上的拉绳打结固定;或者将保护袋袋体放置连接器处,先将上束口的拉绳在连接器上方打结固定,然后粘结子粘接带和母粘接带,最后将下束口的,完成对连接器的保护。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拉绳串接于上束口和下束口内,所述子粘接带与母粘接带分别设置于保护袋袋体外表面两侧,使用状态时,所述子粘接带连接母粘接带,采用子母粘接带不仅取放方便,且简单使用,在连接器的上下两端通过拉绳进行进一步的固定,保证保护袋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保护袋袋体外表面设置有棉布,所述保护袋袋体内表面设置有纺布。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拉绳采用软编织绳。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保护袋袋体、上束口和下束口的宽度相同。
进一步的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采用下述设置结构:所述上束口和下束口分别缝接在保护袋袋体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式的设计,可以方便的将保护袋袋体置于连接器上对其进行保护,保护袋袋体上下两端采用拉绳固定保护袋,中间袋体部分采用子母粘接带固定,方便保护袋的取用和拆卸,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各部位名称:1-保护袋袋体,2-上束口,3-下束口,4-子粘接带,5-母粘接带,6-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燕,未经邬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822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口罩、帽子收纳盒
- 下一篇:一种克氏针清洗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