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柔屏蔽脑电极连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75000.7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22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民;刘洋;武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晟信普联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层金属件 中心件 连接线 独立导体 脑电极 屏蔽层 屏蔽 绝缘层 高强度芳纶丝 本实用新型 外表面镀银 使用寿命 依次排列 由外向内 中心导体 外环面 圆环状 包覆 绞合 内腔 传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柔屏蔽脑电极连接线,其传输质量好、且弯曲强度好、抗拉强度好,增加了使用寿命。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横截面为圆环状的绝缘层、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内腔内布置有若干根独立导体绞合形成的中心导体,每根所述独立导体包括有中心件、外层金属件,所述中心件具体为高强度芳纶丝,所述外层金属件包覆于所述中心件的外环面布置;所述外层金属件的外表面镀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特种线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柔屏蔽脑电极连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健康事业发展,脑电波检查已经成为医生的常用检查手段。作为脑电波检查的重要部分,对于脑电极连接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有的连接线弯曲强度不够,抗拉强度不够,导致使用寿命太短,频繁更换,且信号传输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柔屏蔽脑电极连接线,其传输质量好、且弯曲强度好、抗拉强度好,增加了使用寿命。
一种超柔屏蔽脑电极连接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横截面为圆环状的绝缘层、屏蔽层,所述屏蔽层的内腔内布置有若干根独立导体绞合形成的中心导体,每根所述独立导体包括有中心件、外层金属件,所述中心件具体为高强度芳纶丝,所述外层金属件包覆于所述中心件的外环面布置;所述外层金属件的外表面镀银。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独立导体的数量为7根,所有的独立导体按照1+6的方式绞合排布形成所述中心导体,位于所述中心导体的等效外环面包覆有所述屏蔽层;
所述屏蔽层具体缠绕屏蔽层,确保屏蔽效果;
所述外层金属件具体为将原铜丝压扁后缠绕在所述中心件的外环面,其大幅提高弯曲强度;
所述绝缘层具体为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连续挤出而成,其使得绝缘层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外层金属件的外表面镀银,其使得信号传输质量好;且由于独立导体的中信建为高强度芳纶丝,其使得弯曲强度好、抗拉强度好;综上,其传输质量好、且弯曲强度好、抗拉强度好,增加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绝缘层1、屏蔽层2、独立导体3、中心导体4、中心件5、外层金属件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超柔屏蔽脑电极连接线,见图1:其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横截面为圆环状的绝缘层1、屏蔽层2,屏蔽层2的内腔内布置有若干根独立导体3绞合形成的中心导体4,每根独立导体3包括有中心件5、外层金属件6,中心件5具体为高强度芳纶丝,外层金属件6包覆于中心件5的外环面布置;外层金属件6的外表面镀银,确保信号传输质量。
独立导体3的数量为7根,所有的独立导体3按照1+6的方式绞合排布形成中心导体4,位于中心导体4的等效外环面包覆有屏蔽层2;
屏蔽层2具体缠绕屏蔽层,确保屏蔽效果;
外层金属件6具体为将原铜丝压扁后缠绕在中心件5的外环面,其大幅提高弯曲强度;
绝缘层1具体为热塑性聚氨酯材料连续挤出而成,其使得绝缘层满足生物相容性要求。
有益效果:
提高脑电极连接线的柔软度:每根独立导体是由高强度芳纶丝作为中间件,将圆铜丝压扁后缠绕在芳纶丝上面、形成外层金属件,大幅提高弯曲强度;
提高连接线的抗拉强度,增加使用寿命:独立导体的中心件是高强度芳纶丝,强度是钢丝的5至6倍,防止使用时意外拉扯,增加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晟信普联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晟信普联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5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室内外连接线
- 下一篇:一种耐弯曲型设备连接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