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易于穿刺的紧固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971236.3 | 申请日: | 2018-06-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89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荣;刘勉;任可;陈中一;铃木·由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紧固盘 吸盘 吸附腔 本实用新型 定位穿刺针 同一水平面 底部平面 顶部表面 实用性能 市场推广 主观判断 穿刺 病发症 穿刺槽 穿刺针 发生率 圆柱状 中空的 轴心处 壁厚 成功率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易于穿刺的紧固盘,包括吸盘,吸盘顶部的轴心处设置有定位穿刺针的紧固盘,紧固盘的形状呈圆柱状,吸盘与紧固盘的底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紧固盘的中间部位开设中空的吸附腔,吸附腔的直径大于紧固盘的壁厚,紧固盘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穿刺槽,紧固盘的直径为吸盘直径的一半,紧固盘的高度为3‑5mm。能够有效的固定穿刺针,不依赖操作者的主观判断和手法熟练程度,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少病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病人的康复,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易于穿刺的紧固盘。
背景技术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及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术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种诊疗技术。术前需要利用CT等影像设备对拟操作的肺内病灶扫描定好操作范围,根据肺内病灶的部位和大小,确定病灶最佳的皮肤穿刺点、进针角度和进针深度,然后再进行穿刺操作。常规CT下不能实时观察进针状况,必须在确定皮肤进针点后估算进针深度及进针角度,进针后由患者胸壁肺脏组织夹持穿刺针,再次行CT扫描确认针尖是否达到病变理想位置后方可行穿刺活检。
操作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熟练程度、反复进针退针调整次数、穿刺针与穿刺点胸膜切线位的锐角度及患者既往有无肺气肿、肺大疱等因素有关。为了避免多次穿刺引起气胸、血胸等并发症,穿刺针一般先穿刺固定于胸壁组织层,然后经过多次反复CT扫描,依据影像中穿刺针和肺内病灶的相对位置,不断调整穿刺的方向角度和进针深度,保证穿刺针最终能够准确抵达病灶组织内部。部分瘦弱患者,较薄的胸壁层难以固定穿刺针,进针足够深度刺穿胸膜层抵达肺脏组织,在后续调整进针角度的过程中,穿刺针反复进出极大地增加了气胸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降低了穿刺活检的成功率。
伴随着现代医学工程技术的突飞猛进,用来肺脏扫描的大型医疗设备如CT、MR等较早期都有很大的技术进步,但是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操作目前依然采用徒手操作的传统方式。由于缺乏穿刺固定设施的辅助,很多操作环节都无法做到定量精准。成功实施肺穿刺活检术很大程度上仍旧依赖于操作者的主观判断和手法的熟练程度,存在着不足,不能满足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新型易于穿刺的紧固盘,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实际治疗中的穿刺精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易于穿刺的紧固盘,设计新颖,有效提高穿刺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实用性能优,已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易于穿刺的紧固盘,包括吸盘,吸盘顶部的轴心处设置有定位穿刺针的紧固盘,紧固盘的形状呈圆柱状,吸盘与紧固盘的底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紧固盘的中间部位开设中空的吸附腔,吸附腔的直径大于紧固盘的壁厚,紧固盘的顶部表面开设有穿刺槽,紧固盘的直径为吸盘直径的一半,紧固盘的高度为3-5mm。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盘和紧固盘采用的材质均为硅胶,吸盘和紧固盘采用硅胶模具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吸盘呈球面凸起状。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紧固盘的形状为圆形,紧固盘的壁厚为3-8mm。
进一步,所述的穿刺槽的形状呈十字状或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盘的直径为35-5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设计新颖,结构简单,采用软质材质制成,能够有效的固定穿刺针,不依赖操作者的主观判断和手法熟练程度,提高操作的成功率,减少病发症的发生率,利于病人的康复,实用性能优,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案,很有市场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埃斯埃医械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71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