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电磁炉线圈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8304.0 | 申请日: | 2018-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0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2 | 分类号: | H05B6/12;H05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张清彦 |
地址: | 52842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圈盘 内圈盘 电磁炉线圈盘 本实用新型 分体式 盘形腔 电磁炉加热 常规线圈 独立加热 故障发生 一体成型 传统的 电磁炉 线圈盘 线圈组 拆装 轮状 内圈 盘套 围设 组装 维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加热结构,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包括内圈盘和外圈盘,外圈盘呈环状、内圈盘呈轮状、外圈盘围设形成盘形腔,内圈盘位于所述盘形腔内。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一体成型线圈盘分离成外圈盘和内圈盘,方便两者分别固定独立的线圈组,进而能够实现电磁炉的内圈和外圈独立加热;在拆装、组装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选用较小的常规线圈盘套设在外圈盘内,快速方便,在维修的过程,能够快速的定位出故障发生在哪一部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炉加热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电磁炉线圈盘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炉中通过炉中的线圈产生变化的电磁场,金属容器在变化的电磁场中产生涡流来加热容器内的食物。
线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其包括圆盘形骨架,形似车轮,有3N(N为正整数)个轮辐,若干漆包线扭结呈绞台线束,绞台线束沿着若干同心圆圈路径固定在轮辐的一侧,骨架上设置有出线孔。
传统的线圈盘的骨架由工程塑料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绕线由内圈至外圈的是不间断的一整条。若线圈发生故障,在线圈盘上很难定位故障点;在面对个性化加热需求的时候,局部的热量分布无法单独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其能够单独控制电磁炉的局部加热,也方便线圈盘的组装、拆卸和维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分体式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包括内圈盘和外圈盘,外圈盘呈环状,内圈盘呈轮状,所述外圈盘围设形成盘形腔,所述内圈盘位于所述盘形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盘包括内壁、外壁和安装槽,所述内壁向所述盘形腔内延伸设置有第一连接耳。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耳包括两个护翼和连接孔,两个所述护翼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内圈盘包括环状壁、固定臂和内环槽,所述固定臂的一端连接内环槽,另一端连接环状壁,所述环状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连接耳。
进一步的,所述内壁向所述盘形腔内还延伸设置有卡圈。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臂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线圈的凹槽,另一面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磁条的安装槽。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壁上还设置有出线孔和挡块,所述出线孔设置在所述环状壁的外侧,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环状壁的上方,所述挡块的一端向所述出线孔的方向弯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电磁炉线圈盘结构,将传统的一体成型线圈盘分离成外圈盘和内圈盘,方便两者分别固定独立的线圈组,进而能够实现电磁炉的内圈和外圈独立加热;在拆装、组装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选用较小的常规线圈盘套设在外圈盘内,快速方便,在维修的过程,能够快速的定位出故障发生在哪一部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中:10-内圈盘,11-第二连接耳,12-出线孔,13-挡块,20-外圈盘,21-内壁,22-第一连接耳,221-护翼,222-连接孔,23-卡圈,30-盘形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翰林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8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频感应加热设备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温腔体的微波馈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