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加热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1524.0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76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罗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管 内胆 液体加热容器 发热管罩 翻边孔 限位槽 铝板 本实用新型 过盈配合 水泵 水泵进水管 螺钉紧固 密封防水 上部管壁 生产效率 下部管壁 下端开口 向下翻折 支架顶部 支架上部 支架套装 配合面 压紧筋 压紧面 插装 打胶 压紧 压住 支架 装设 配合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内胆、铝板、内胆出水管、出水管支架、发热管罩和水泵,内胆底部设有向下翻折的翻边孔;铝板固定于内胆的外侧底部;内胆出水管套装于翻边孔外侧,内胆出水管的上部管壁与翻边孔过盈配合,内胆出水管顶部设有下端开口的限位槽;出水管支架套装于内胆出水管外侧,出水管支架顶部设有插装在限位槽中并压紧限位槽的压紧筋,出水管支架上部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配合面;发热管罩通过螺钉紧固于铝板上,发热管罩上设有压住配合面的压紧面;水泵装设于内胆的外侧底部,且水泵进水管与内胆出水管的下部管壁过盈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利用各部件的配合实现密封防水,简化打胶工序,生产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加热容器,如电热水瓶,在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打胶方式固定防水,生产工序多,打胶效率不高,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加热容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内胆,所述内胆的底部设有向下翻折的翻边孔;铝板,固定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内胆出水管,套装于所述翻边孔的外侧,且所述内胆出水管的上部管壁与所述翻边孔过盈配合,所述内胆出水管的顶部设有下端开口的限位槽;出水管支架,套装于所述内胆出水管外侧,所述出水管支架的顶部设有插装在所述限位槽中并压紧所述限位槽的压紧筋,以使所述内胆出水管的顶部紧贴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面,所述出水管支架的上部外侧设有向外延伸的配合面;发热管罩,通过螺钉紧固于所述铝板上,所述发热管罩上设有压住所述配合面的压紧面;和水泵,装设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部,且所述水泵的水泵进水管与所述内胆出水管的下部管壁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利用液体加热容器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密封防水,简化了打胶工序,生产效率更高;具体地,铝板固定于内胆底部(如铝板通过焊接方式与内胆底部焊死),发热管罩通过螺钉紧固于铝板上,即通过螺钉锁紧发热管罩和铝板,从而在螺钉在紧固力作用下,使得发热管罩的压紧面压住出水管支架的配合面,从而使出水管支架的压紧筋压紧内胆出水管的限位槽,进而实现内胆出水管的顶部紧贴内胆的外侧底面,从而使得纵向面封住水;内胆出水管的上部管壁与内胆底部的翻边孔过盈配合,内胆出水管的下部管壁与水泵进水管过盈配合,从而使得径向面封住水,从而通过液体加热容器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实现密封防水,简化了打胶工序,生产效率更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胆出水管包括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第一出水管段、过渡管段和第二出水管段,所述第一出水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出水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出水管段的内壁与所述翻边孔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出水管段的内壁与所述水泵进水管过盈配合。
将内胆出水管设计为上大下小的形状,且与内胆底部的翻边孔相连的第一出水管段的内径较大,以确保内胆中的水顺利经内胆底部的翻边孔排出至水泵中。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内胆出水管的顶部设有环绕所述翻边孔设置的环形凸包,所述环形凸包在所述压紧筋对所述限位槽的压紧力作用下贴紧所述内胆的外侧底面。
在内胆出水管的顶部设置环形凸包,以利用环形凸包贴紧内胆的外侧底面,进而确保内胆出水管的顶部与内胆的外侧底面之间的密封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为设于所述内胆出水管顶部的环形限位槽,所述环形限位槽的外侧槽壁从上向下逐渐向外倾斜形成为导向斜面;所述压紧筋为设于所述出水管支架顶部的环形压紧筋,所述环形压紧筋的外侧面从上向下逐渐向外倾斜形成为与所述导向斜面适配的导向配合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1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