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60948.5 | 申请日: | 201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于保宽;刘洪;杨鹏;王家信;李文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0 | 分类号: | E02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 代理人: | 石诚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柱 复合地基结构 水平加固 地基层 加固板 海绵 本实用新型 边缘设置 混凝土层 吸水海绵 依次设置 中间设置 装置连接 基础层 连接柱 砂石层 柱头 地基 填充 钢筋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础层、砂石层、地基层和混凝土层,地基层的边缘设置有边缘水泥柱,其中间设置有中间水泥柱,边缘水泥柱和中间水泥柱中部填充有吸水海绵,相邻的边缘水泥柱与中间水泥柱之间,或相邻的2个中间水泥柱之间通过水平加固装置连接,所述水平加固装置包括有边缘水泥柱和中间水泥柱上向外伸出的连接柱,连接柱头端设有加固板,加固板之间经钢筋相互连接。该复合地基结构固定全面,而且地基的稳定性比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基结构,特别是一种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而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满足海绵城市的需求,需要多种土层的组合的复合型的地基结构。但是目前在使用中的地基结构存在固定不够全面,地基的稳定性不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该复合地基结构固定全面,而且地基的稳定性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包括有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础层、砂石层、地基层和混凝土层,地基层的边缘设置有边缘水泥柱,其中间设置有中间水泥柱,边缘水泥柱和中间水泥柱中部填充有吸水海绵,相邻的边缘水泥柱与中间水泥柱之间,或相邻的2个中间水泥柱之间通过水平加固装置连接,所述水平加固装置包括有边缘水泥柱和中间水泥柱上向外伸出的连接柱,连接柱头端设有加固板,加固板之间经钢筋相互连接。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所述钢筋通过钢筋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加固板之间。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相邻的边缘水泥柱与中间水泥柱之间,或相邻的2个中间水泥柱之间还连接有纵向加固装置,纵向加固装置包括有设置在连接柱上的安装架,上下两层的安装架之间经钢绳连接。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所述钢绳相互之间为交错连接。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砂石层与基础层和地基层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二紧固架,地基层与混凝土层连接处的外侧设有第一紧固架,第一紧固架和第二紧固架之间经支撑架相互连接。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所述边缘水泥柱两侧均设有连接柱,其中向支撑架方向伸入的连接柱头端连接有卡块,卡块卡入支撑架上的卡槽中。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所述边缘水泥柱和中间水泥柱底部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经地桩钉固定在混凝土层。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所述边缘水泥柱和中间水泥柱的上端通过卡紧块16安装有固定柱,固定柱穿过砂石层后伸入至基础层中。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伸入至基础层中的固定柱头端为倒L形结构。
前述的海绵城市用复合地基结构,所述吸水海绵顶部设有过滤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609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工格室和铆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土木工程用地基夯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