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6866.3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53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易佳胜;白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泰伲克(天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葛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板 上端面 光时域反射仪 遮光布 插槽 插条 盒体 本实用新型 盒体内部 螺钉安装 上端 配重条 螺杆 下端 耐磨性 光线影响 螺栓安装 室外光线 携带方便 遮光功能 遮光结构 下端面 显示屏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包括矩形板、插条、螺杆、插槽、盒体、黑色遮光布以及配重条,所述盒体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上端面,所述插槽开设在盒体内部上端面,所述插条安装在插槽内,且插条下端固定在矩形板上端面,所述黑色遮光布上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矩形板下端面,且黑色遮光布下端通过螺钉安装在配重条上端面,所述矩形板安装在盒体内部上侧,所述螺杆安装在盒体上端面前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缺少遮光结构,在室外光线较强的环境中使用时,显示屏上的信息受光线影响不易被观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具有遮光功能,耐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属于光纤网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光时域反射仪是通过对测量曲线的分析,了解光纤的均匀性、缺陷、断裂、接头耦合等若干性能的仪器。它根据光的后向散射与菲涅耳反向原理制作,利用光在光纤中传播时产生的后向散射光来获取衰减的信息,可用于测量光纤衰减、接头损耗、光纤故障点定位以及了解光纤沿长度的损耗分布情况等,是光缆施工、维护及监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现有技术中,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依然存在不足之处,其缺少遮光结构,在室外光线较强的环境中使用时,显示屏上的信息受光线影响不易被观察,所以需要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具有遮光功能,耐磨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包括遮光组件、OTDR接口、外壳以及显示屏,所述OTDR接口安装在外壳上端面右侧,所述显示屏安装在外壳前端面,所述遮光组件安装在外壳上端面,所述遮光组件包括矩形板、插条、螺杆、插槽、盒体、黑色遮光布以及配重条,所述盒体通过螺栓安装在外壳上端面,所述插槽开设在盒体内部上端面,所述插条安装在插槽内,且插条下端固定在矩形板上端面,所述黑色遮光布上端通过螺钉安装在矩形板下端面,且黑色遮光布下端通过螺钉安装在配重条上端面,所述矩形板安装在盒体内部上侧,所述螺杆安装在盒体上端面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黑色遮光布和配重条均安装有两组,两组所述黑色遮光布对称安装在矩形板下端面左侧和右侧,两组所述配重条分别安装在两组黑色遮光布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内部上端面前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杆安装在螺纹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插条和插槽横截面均为T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板前端面通过铰链安装有盖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因本实用信息添加了矩形板、插条、螺杆、插槽、盒体、黑色遮光布以及配重条,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缺少遮光结构,在室外光线较强的环境中使用时,显示屏上的信息受光线影响不易被观察的问题,通过矩形板和黑色遮光布对显示屏进行适当遮挡达到遮挡光线的目的,降低光线对观察显示屏清晰度的影响,利用盒体对矩形板和黑色遮光布进行隐藏存放。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螺纹孔,该设计便于螺杆的安装,另添加了盖板和铰链,该设计便于对盒体进行封盖,本实用新型携带方便,具有遮光功能,耐磨性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光时域反射仪中遮光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泰伲克(天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海泰伲克(天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68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