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6674.2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4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毅;黄峡;唐华;年云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超毅;黄峡;唐华;年云飚 |
主分类号: | B65H45/28 | 分类号: | B65H45/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链 自动计数装置 对折纸 折纸辊 配合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配置 传感器设置 色标传感器 装置配置 装置设置 自动识别 传感器 断纸刀 折叠 配置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且设有至少一把断纸刀的折纸辊,还包括自动计数装置、点墨装置、输送链和传感器,自动计数装置、点墨装置设置于机架且与折纸辊相配合,输送链设置于折纸辊的一端,传感器设置于输送链上方且与输送链配合;自动计数装置配置为对折纸辊上的纸张进行计数;点墨装置配置为对折纸辊上的纸张进行点墨标记;输送链配置为对折纸辊折叠后的纸张进行输送;传感器配置为对纸张上的标记进行检测。上述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采用色标传感器对纸张上的标记进行自动识别,识别精度高,与自动分叠机的其他机构相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分叠等操作,为自动分叠机的自动分叠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张生产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面巾抽纸、擦手抽纸等生活用纸的生产大多通过半自动抽纸折叠机等机器完成。现有的半自动抽纸折叠机将原纸切断折叠后会输送至分纸平台,同时在切断折叠时,会每隔一定数量的抽纸就通过点墨装置在抽纸上做好人眼可识别的标记,然后进入下一工序。在进入下一到工序之前,需要将分纸平台上的所有纸张进行分叠、整理等工作。然而,现有的分叠和整理工作大多通过人工手动完成,工人通过人眼识别标记点,然后根据标记点将抽纸分成一沓,再翻转平放在输送链道上,由输送链道将分开的整沓抽纸传输到下一个工序。人工识别标记点会造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增大,而且人工识别很容易产生误差,而且生产效率低,很难适应大产量的生产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识别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的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至少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且设有至少一把断纸刀的折纸辊,还包括自动计数装置、点墨装置、输送链和传感器,自动计数装置、点墨装置设置于机架且与折纸辊相配合,输送链设置于折纸辊的一端,传感器设置于输送链上方且与输送链配合;
自动计数装置配置为对折纸辊上的纸张进行计数;
点墨装置配置为对折纸辊上的纸张进行点墨标记;
输送链配置为对折纸辊折叠后的纸张进行输送;
传感器配置为对纸张上的标记进行检测。
上述纸张自动分叠机的识别机构采用色标传感器对纸张上的标记进行自动识别,识别精度高,与自动分叠机的其他机构相配合可以实现自动分叠等操作,为自动分叠机的自动分叠提供了基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动计数装置包括接近开关和检测分度盘,检测分度盘固定套设于折纸辊一端的外周,接近开关固定于机架且设置于检测分度盘的上方,接近开关与检测分度盘相配合,接近开关与点墨装置相配合。由此,折纸辊旋转,带动检测分度盘旋转,每转动一周,就有与切断折叠抽纸的数量相同的齿形被接近开关检测到,也就有相同数量的信号被传输到控制装置中,完成计数功能,再通过控制装置传递至点墨装置,然后对纸张进行相应的标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点墨装置包括支架、伺服驱动件、墨盒、第一墨辊和第二墨辊,支架固定于机架,伺服驱动件一端设置于支架,另一端动力连接第一墨辊,墨盒固定于支架,第二墨辊一端设置于墨盒内,另一端与第一墨辊传动配合,第一墨辊配置为对折纸辊上的纸张进行标记。由此,点墨装置设置两个墨辊,其中第二墨辊一端设置于墨盒内,另一端与第一墨辊传动配合,墨盒内的墨水可以转移至第一墨辊上,伺服驱动件动力连接第一墨辊,用于驱动第一墨辊对折纸辊上的纸张进行标记,实现点墨功能,由于墨盒固定于机架,因此在点墨过程中,墨盒中的墨水不会产生飞溅,能有效的保持纸张及周围环境的整洁,伺服驱动精度较高,能够实现精准的点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超毅;黄峡;唐华;年云飚,未经郭超毅;黄峡;唐华;年云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6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