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夜间发光的浮球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52824.2 | 申请日: | 2018-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9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林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之星(福建)远洋渔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V15/00;A01K7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4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体 防护罩 主球体 球体安装 夜间发光 固定杆 内螺纹 浮球 通孔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杆末端 配合固定 半球状 槽配合 外螺纹 荧光球 固接 有向 外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夜间发光的浮球,包括球体,所述球体包括主球体和分球体,所述主球体的中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管道,主球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分球体安装槽,所述分球体安装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分球体上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末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分球体通过固定杆与分球体安装槽配合设置在主球体上;所述球体外围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与管道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球体通过管道和通孔配合固定在防护罩内;防护罩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呈半球状的安装囊,所述安装囊内设置有荧光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捞设备,具体是指一种夜间发光的浮球。
背景技术
远洋捕捞是指在200米等深线以外大洋区捕鱼、虾等经济动物,又被形象的称为:深海狩猎。渔网是深海捕捞的常用工具,渔网上通常绑有浮球,而连接方式是直接在浮球上设置有通孔槽,并用绳子固定在渔网上,这样的浮球比较容易遭到破损;另外,而在夜间捕捞过程中,通常都会在船上立射灯,进行照射,或者采用引诱灯跟随捕捞网进入水底,引诱灯一般采用蓄电池连接灯泡设置成水箱进入水底,这样做有一个缺陷,水箱受到撞击破裂等就会引起电源泄露,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针对上述存在的两个问题的解决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夜间发光的浮球,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夜间发光的浮球,包括球体,所述球体包括主球体和分球体,所述主球体的中端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管道,主球体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分球体安装槽,所述分球体安装槽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分球体上固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末端设置有与内螺纹相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分球体通过固定杆与分球体安装槽配合设置在主球体上;所述球体外围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上设置有与管道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球体通过管道和通孔配合固定在防护罩内;防护罩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呈半球状的安装囊,所述安装囊内设置有荧光球。
进一步地,所述主球体和分球体均为空心球。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囊由硅胶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包括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所述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均为半球状,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开口外均设置有一圈定位圈,所述定位圈上按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相应的螺栓孔,所述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相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在左防护罩和所述右防护罩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左防护罩和右防护罩之间设置有一与定位圈相对应的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一种夜间发光的浮球,因设置有若干个分球体,当其中一个分球体遭到破损时,并不会影响浮球的作用,且球体设置在防护罩内,不容易破损,使用的实效性较长。另外,本实用新型在防护罩内侧设置有若干个呈半球状的安装囊,所述安装囊内设置有荧光球,可代替引诱灯作为诱鱼的工具,可避免安全隐患。可以更加清楚的看到渔网的位置,有利于知道起网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之星(福建)远洋渔业有限公司,未经海之星(福建)远洋渔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52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