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母型超声电机固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46311.0 | 申请日: | 2018-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2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马延镇;朱沛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同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电机 螺母 弹性支撑体 第二定位部 第一定位部 固定结构 压电元件 凸出的 固接 弹性变形性能 一体成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 导电能力 导电性能 封装外壳 交叉分布 连接导线 震动频率 产业化 内壁 向内 电源 电机 | ||
螺母型超声电机固定结构,包括多个由具有弹性变形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材料制成的弹性支撑体(1),每个弹性支撑体具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部(2)、若干个向内凸出的第二定位部(3)且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若干个第一定位部、若干个第二定位部呈交叉分布;所述第二定位部与螺母型超声电机(4)的定子外表面的压电元件(5)固接,所述第一定位部与电机封装外壳(6)的内壁固接。当超声电机工作时弹性支撑体随着超声电机的震动频率进行弹性变形,超声电机运行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弹性支撑体具备导电能力,能够作为压电元件与电源之间的连接导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结构适合于产业化批量大规模生产,有助于螺母型超声电机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机械、微电子、微制造和特种电机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螺母型超声电机安装在电机封装外壳内的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螺母型超声电机现有的固定结构、方式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第一种是在螺母型超声电机的定子与电机封装外壳之间填充海绵,优点是电机的电子性能不会下降,缺点是海绵体释放气体影响封装外壳与定子之间的真空性,另外电机的轴心位置不容易固定。第二种是在螺母型超声电机的定子的下部做成一个细颈,用于固定和隔振,缺点是会降低电机的固有频率,影响电机的整体性能。此外,加工难度大,不适合产业化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螺母型超声电机现有固定方式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固定结构,既不影响螺母型超声电机的正常工作,又起到固定作用,适合产业化批量生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螺母型超声电机固定结构,包括多个由具有弹性变形性能和导电性能的材料制成的弹性支撑体1,每个弹性支撑体1具有若干个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部2、若干个向内凸出的第二定位部3且三者为一体成型结构,若干个第一定位部2、若干个第二定位部3呈交叉分布;
所述第二定位部3与螺母型超声电机4的定子外表面的压电元件5固接,所述第一定位部2与电机封装外壳6的内壁固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若干个第一定位部2呈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若干个第二定位部3呈等间距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定位部3与螺母型超声电机4的定子外表面的压电元件5粘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定位部2与电机封装外壳6的内壁粘接或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支撑体1由黄铜制成。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螺母型超声电机借助弹性支撑体柔性固定在电机封装外壳上,当超声电机工作时支撑体随着超声电机的震动频率进行弹性变形,超声电机运行不会受到影响。同时弹性支撑体具备导电能力,能够作为压电元件与电源之间的连接导线。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固定结构适合于产业化批量大规模生产,有助于螺母型超声电机的推广使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螺母型超声电机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螺母型超声电机的安装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弹性支撑体
2-第一定位部
3-第二定位部
4-螺母型超声电机
5-压电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同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同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463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自调节逆变驱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行波微马达的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