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使用寿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7721.9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5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江;钱立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三盛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38;H01G4/40;H01G2/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杨家坤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芯子 绝缘垫 铜带 使用寿命 电力电子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 第二电极 第一电极 热敏开关 热熔断体 顶端面 喷金层 下端面 电力电容器 工作结构 连接结构 设备报废 电路 畅通 节约 优化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使用寿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铜带、第一绝缘垫、第一喷金层、热熔断体、单芯子、热敏开关、第二喷金层、第二绝缘垫和第二电极铜带,第一绝缘垫设置在单芯子顶端面,第一电极铜带设置在第一绝缘垫顶端面,第二绝缘垫设置在单芯子下端面,第二电极铜带设置在第二绝缘垫下端面,热敏开关设置在单芯子内部下侧,热熔断体设置在单芯子内部上侧,本实用新型中电力电容器优化了内部各单芯子内部的工作结构和连接结构,一个单芯子工作发生异常时,不会影响其他单芯子,其他单芯子正常工作,保证了电路的畅通,不会使整个设备报废,节约了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电容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长使用寿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
背景技术
电力电子电容器,产品结构有油浸式方形不锈钢外壳、干式方形不锈钢外壳、干式方形塑料外壳等。作为直流支撑、联结、交直流滤波和电路保护等用途,产品广泛应用于机车、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矿山机车、船舶、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风力和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等变频器中及柔性输变电、智能电网等各种电源设备中。该类电容器一般采用两层金属化薄膜(在光膜上镀上一层金属层,金属层作电极板,光膜作介质)利用卷绕机卷芯轴直接卷绕成电容器芯子,然后利用压扁机压成扁型电容器芯子,再将卷绕时呈纵向错边设置的芯子两端面喷涂金属层(喷金层),芯子的喷金层构成上下电极板与成品电容器引出端子电连结的中间环节。喷涂了金属层的扁型电容器芯子构成该类电容器单芯子,若干单芯子并联构成该类电容器单芯组,将若干单芯组通过电极铜带进行串联或并联组合成该类电容器,单芯组之间非等电位处通过绝缘板或绝缘垫隔离,即能达到满足用户要求的耐电压值或容量值的电容器。
传统的电力电容器中任何一个单芯子电击穿或发生过热后,即导致金属壳体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并增加了其他单芯子的热击穿的失效比率,最终导致电容器整体失效报废,严重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综上所述,现急需一种长使用寿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长使用寿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电力电容器中任何一个单芯子电击穿或发生过热后,即导致金属壳体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并增加了其他单芯子的热击穿的失效比率,最终导致电容器整体失效报废,严重影响电容器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长使用寿命的电力电子电容器,包括第一电极铜带、第一绝缘垫、第一喷金层、热熔断体、单芯子、热敏开关、第二喷金层、第二绝缘垫和第二电极铜带,所述第一喷金层涂设于单芯子上表面,所述第二喷金层涂设于单芯子下表面,所述第一绝缘垫设置在单芯子顶端面,所述第一电极铜带设置在第一绝缘垫顶端面,所述第二绝缘垫设置在单芯子下端面,所述第二电极铜带设置在第二绝缘垫下端面,所述热敏开关设置在单芯子内部下侧,所述热熔断体设置在单芯子内部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断体分别连接有热熔断体第一引出线和热熔断体第二引出线,且热熔断体第一引出线与第一喷金层通过焊接电连接,且热熔断体第二引出线与第一电极铜带靠近单芯子侧通过焊接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热熔断体和热敏开关均通过热融胶分别固贴在单芯子外侧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铜带,靠近单芯子侧用于等电位连接热敏开关,远离单芯子侧用于等电位连接其它单芯组。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开关优选为塑封长方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热敏开关分别连接有热敏开关第一引出线和热敏开关第二引出线,且热敏开关第一引出线与单芯子第二喷金层通过焊接电连接,且热敏开关第二引出线与第二电极铜带靠近单芯子侧通过焊接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垫设置在第一电极铜带与第一喷金层之间,其长度与宽度均至少大于第一电极铜带的长度与宽度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三盛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三盛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77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电容器
- 下一篇:一种长方体4引脚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