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端板以及电池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6858.2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汕;曾信;徐守江;冯春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8 | 代理人: | 李国祥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 吊装 电池模组 凹陷部 主体部 端板 第二表面 本实用新型 第一表面 吊装孔 凸出 安全距离 方向相对 相对设置 延伸 贯穿 板状 底端 吊点 吊具 吊运 顶面 外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端板以及电池模组。端板,用于电池模组,其包括:主体部,呈板状,主体部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吊装凸起,设置于主体部,并凸出第二表面;凹陷部,凹陷部与吊装凸起相对应设置,凹陷部沿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主体部并延伸至吊装凸起;吊装孔,吊装孔与凹陷部相连通,且至少部分地贯穿吊装凸起,吊装凸起的远离第二表面的顶面与第一表面之间保持预定安全距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板能够用于为外部吊具提供吊点,同时保证电池模组吊运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板以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动力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涉及生产或生活。低容量的动力电池可用于小型电动车辆,高容量的动力电池可用于大型电动车辆,例如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成组使用时,需要使用汇流排将每个动力电池串联或并联。通常汇流排与动力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焊接连接。每个动力电池包括多个电池模组,每个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以及用于固定多个单体电池的端板和侧板,端板和侧板围绕所有单体电池设置,端板和与其相邻的单体电池之间设置绝缘隔膜。目前,吊运电池模组时,使用吊具吊挂于端板来吊运电池模组。但吊具的位置不易控制,吊具可能会穿过端板并对端板内侧绝缘隔膜造成破坏,甚至对单体电池造成局部挤压,导致单体电池局部受力,影响单体电池的使用安全性或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端板以及电池模组。端板能够用于为外部吊具提供吊点,同时保证电池模组吊运过程的安全性。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端板,用于电池模组,其包括:主体部,呈板状,主体部具有沿厚度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沿高度方向相对设置的顶端和底端;吊装凸起,设置于主体部,并凸出第二表面;凹陷部,凹陷部与吊装凸起相对应设置,凹陷部沿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主体部并延伸至吊装凸起;吊装孔,吊装孔与凹陷部相连通,且至少部分地贯穿吊装凸起,吊装凸起的远离第二表面的顶面与第一表面之间保持预定安全距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吊装凸起为具有环形侧壁和顶壁的柱状结构,吊装孔贯穿顶壁或至少部分地贯穿环形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环形侧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吊装孔为多边形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端板还包括贯穿吊装凸起的限位孔,在高度方向上,限位孔设置于吊装孔的上方、且与凹陷部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端板还包括贯穿吊装凸起的安装孔,在高度方向上,安装孔设置于吊装孔的上方,安装孔与限位孔间隔设置、且与凹陷部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端板还包括设置于主体部且凸出第二表面的加强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端板还包括与主体部的底端相交设置的连接部,在高度方向上,连接部与吊装凸起间隔设置、且设置于吊装凸起的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端板包括板状的主体部、设置于主体部上的吊装凸起、与吊装凸起相对应的凹陷部以及与凹陷部相连通的吊装孔。本实施例的凹陷部沿厚度方向延伸且贯穿主体部并延伸至吊装凸起。吊装孔至少部分地贯穿吊装凸起,便于插入吊装孔内的外部吊具对吊装凸起施加起吊应力以将电池模组稳定吊起。吊装凸起的远离第二表面的顶面与第一表面之间保持预定安全距离。外部吊具通过吊装孔挂接于吊装凸起时,外部吊具的一部分会抵靠于吊装凸起的顶面,从而外部吊具会受到吊装凸起的顶面的限位,保证外部吊具穿过吊装孔的部分不超过上述的预定安全距离,降低外部吊具穿过吊装孔的部分与设置于单体电池和端板之间的绝缘隔膜发生接触而刺破绝缘隔膜的可能性,也降低外部吊具对单体电池造成局部挤压的可能性,保证电池模组吊装过程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68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