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PE防腐管的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32670.0 | 申请日: | 201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0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满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市首创钢管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63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腐管 补热装置 环氧粉末 喷涂装置 聚乙烯挤出机 预热装置 挤出机 胶黏剂 钢管 红外加热装置 火焰加热装置 使用寿命延长 微尘处理装置 中频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送机构 工作效果 冷却装置 喷漆装置 抛丸机 喷枪 搭配 传送 生产 | ||
一种三PE防腐管的生产线,属于防腐管生产领域。钢管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下依次进入预热装置、抛丸机、微尘处理装置、中频加热装置、喷漆装置、环氧粉末喷涂装置、胶黏剂挤出机、聚乙烯挤出机及冷却装置工序内,所述补热装置为红外加热装置,补热装置在环氧粉末喷涂装置、胶黏剂挤出机和聚乙烯挤出机作业时同时工作,钢管插入补热装置内,所述预热装置采用火焰加热装置,所述环氧粉末喷涂装置的喷枪数量为8‑24个。本实用新型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合理搭配,工作效果好,能够使生产出的三PE防腐管的使用寿命延长10‑20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腐管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PE防腐管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普通钢管在环境恶劣的工况下,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会出现严重的腐蚀,从而大大减少其使用寿命。目前,三PE防腐管已被公认为使用效果最好的管道防腐技术,广泛应用于诸多工程领域当中。
而现有的三PE防腐管生产线仍存在着生产线上的设备搭配不合理,生产的防腐管防腐效果达不到预期目的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PE防腐管的生产线,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PE防腐管的生产装线,包括预热装置、抛丸机、微尘处理装置、中频加热装置、喷漆装置、环氧粉末喷涂装置、胶黏剂挤出机、聚乙烯挤出机、补热装置及冷却装置;钢管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下依次进入预热装置、抛丸机、微尘处理装置、中频加热装置、喷漆装置、环氧粉末喷涂装置、胶黏剂挤出机、聚乙烯挤出机及冷却装置工序内,所述补热装置为红外加热装置,补热装置在环氧粉末喷涂装置、胶黏剂挤出机和聚乙烯挤出机作业时同时工作,钢管插入补热装置内,所述预热装置采用火焰加热装置,所述环氧粉末喷涂装置的喷枪数量为8-2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合理搭配,工作效果好,防腐效果理想,能够使生产出的三PE防腐管的使用寿命延长10-20年。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流程图;
图2:本使用新型补热装置安装示意图;
其中:1-预热装置;2-抛丸机;3-微尘处理装置;4-中频加热装置;5-喷漆装置;6-环氧粉末喷涂装置;7-胶黏剂挤出机;8-聚乙烯挤出机;9-补热装置;10-冷却装置;11-酸洗处理装置;12-粉末回收装置;13-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三PE防腐管的生产装线,包括预热装置1、抛丸机2、微尘处理装置3、中频加热装置4、喷漆装置5、环氧粉末喷涂装置6、胶黏剂挤出机7、聚乙烯挤出机8、补热装置9及冷却装置10;钢管13在传送机构的传送下依次进入预热装置1、抛丸机2、微尘处理装置3、中频加热装置4、喷漆装置5、环氧粉末喷涂装置6、胶黏剂挤出机7、聚乙烯挤出机8及冷却装置10工序内,所述补热装置9为红外加热装置,补热装置9在环氧粉末喷涂装置6、胶黏剂挤出机7和聚乙烯挤出机8作业时同时工作,钢管13插入补热装置9内,所述预热装置1采用火焰加热装置,所述环氧粉末喷涂装置6的喷枪数量为8-24个,使钢管13表面喷涂均匀。
在环氧粉末喷涂装置6、胶黏剂挤出机7、聚乙烯挤出机8作业时,补热装置9用来补充热量,使涂层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光泽度。
由于静电或者摆放时间过长,钢管13表面附着一定的微尘,在粉末喷涂前要保证涂层质量,需要用微尘处理装置3清理干净。
微尘处理装置3采用工业吸尘设备进行微尘处理。
冷却装置10为循环水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市首创钢管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大庆市首创钢管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32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