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阳性血培养瓶内菌体富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5003.X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2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姚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冯建基;李芙蓉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环 富集 微生物过滤膜 菌体富集 密封壳体 血培养瓶 粗过滤 菌体 传代 底板 肉汤 本实用新型 负压吸引器 可拆卸连接 菌体洗脱 培养瓶 活菌 菌液 滤膜 浓集 通孔 吸附 增菌 漏斗 试验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阳性血培养瓶内菌体富集装置,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所述的第三固定环上安装有粗过滤膜,所述的第二固定环上安装有微生物过滤膜,所述的第一固定环上安装有底板,且微生物过滤膜的孔径小于粗过滤膜的孔径,所述第三固定环的上方安装有漏斗,所述的第一固定环上设置有密封壳体,该密封壳体上安装有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通孔。本申请通过将阳性培养瓶中菌液肉汤直接采用滤膜吸附来富集菌体,之后将富集的菌体洗脱后浓集,所获得菌体为活菌,可直接进行鉴定等试验,免去了中间传代富集增菌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阳性血培养瓶内菌体富集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血液培养装置中,血培养瓶阳性报警后需将血培养瓶中营养肉汤用注射器吸出转种至固体培养基,继续分离培养约24小时后才能获得肉眼可见菌落进行下一步菌种鉴定工作。获得菌种鉴定结果的周期长,延迟诊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性血培养瓶内菌体富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菌种鉴定结果周期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阳性血培养瓶内菌体富集装置,包括上下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所述的第三固定环上安装有粗过滤膜,所述的第二固定环上安装有微生物过滤膜,所述的第一固定环上安装有底板,且微生物过滤膜的孔径小于粗过滤膜的孔径,所述第三固定环的上方安装有漏斗,所述的第一固定环上设置有密封壳体,该密封壳体上安装有可与负压吸引器连接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的第二固定环上对称设有两个卡扣件,所述的第一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上分别设有与卡扣件配合使用的卡槽。
在一些较为具体的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的卡扣件包括安装在第二固定环的环体上的转轴、以及可绕转轴上下翻转的卡板,且卡板的一端设有与卡槽配合使用的卡钩。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第三固定环的环体与漏斗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第三固定环的环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栓可穿过粗过滤膜并与第三固定环上的固定孔螺纹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案之中,所述第二固定环的环体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固定孔,一固定栓可穿过微生物过滤膜并与第二固定环上的固定孔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现有技术在于将阳性报警后的血培养瓶中营养液吸出后进一步传代培养,耗时长,不利于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针对此问题本申请通过将阳性培养瓶中菌液肉汤直接采用滤膜吸附来富集菌体,之后将富集的菌体洗脱后浓集,所获得菌体为活菌,可直接进行质谱鉴定等试验,免去了中间传代富集增菌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中阳性血培养瓶内菌体富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中粗过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中微生物过滤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典型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和第三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固定环;2—第二固定环;3—第三固定环;4—粗过滤膜;5—微生物过滤膜;6—底板;7—漏斗;8—密封壳体;9—通孔;10—卡扣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50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液病原微生物富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细胞纯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