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3259.7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96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吴硕良;索梦晨;张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口 入水口 水池 过滤器 净水器 循环利用系统 雨水收集 分水器 集水区 本实用新型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水池、第三集水区、第二水池、分水器、过滤器、净水器;其中,分水器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池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一水池的出水口与过滤器的入水口相连通,过滤器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池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水池的出水口与净水器的入水口相连通,净水器的出水口与第三集水区的入水口相连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降雨是人们获取淡水的主要途径,但是由于自然降水时具体降雨时间和大小都不固定,而且又没有合适的雨水收集系统,造成了雨季降水过多,没有任何收集利用的途径,雨水只能白白浪费;而旱季降雨量不足,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求;尤其是在城市居民区、校园等地方,雨水大量的降水如果不能收集利用,不仅是对水资源的浪费,也大大增加了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目的旨在解决雨水不能收集利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水池1、第三集水区2、第二水池3、分水器4、过滤器5、净水器6;其中,分水器4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池1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一水池1的出水口与过滤器5的入水口相连通,过滤器5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池3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水池3的出水口与净水器6的入水口相连通,净水器6的出水口与第三集水区2的入水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通过屋顶集水与水池的配合,能够将大部分的雨水收集利用;
2)通过第一水池与分水器的配合,能够将雨水的污泥垃圾沉降冲刷干净,省去人工清理的步骤,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与费用,方便了清洁人员的清理工作;
3)通过第二水池与净水器的配合,能够使雨水留下后,快速使垃圾与雨水分离,防止在炎热天气下因为管道堵塞而散发异味;
4)通过第三集水区与储水箱的配合使雨水收集统一协调,雨天储水疏流,旱季放水灌溉,多余雨量可用于校园部分卫生用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净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是第一水池,2是第三集水区,3是第二水池,4是分水器,5是过滤器,6是净水器,7是第一进水管道、8是第一出水管道,9是第一排污口,10是第一过滤网,11是弹性导线,12是隔水挡板,13是活塞,14是第二过滤网,15是固定支架,16是螺旋引导轴,17是过滤网,18是引导轴支架,19是分水箱,20是过滤箱,21是第二出水管道,22是过滤箱的进水口,23是净水箱,24是净水器的出水口,25是净水箱进水口,26是第二排污口,27是第一排污管道, 28是第二排污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雨水收集循环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第一水池1、第三集水区2、第二水池3、分水器4、过滤器5、净水器6;其中,分水器4的出水口与第一水池1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一水池1的出水口与过滤器5的入水口相连通,过滤器5的出水口与第二水池3的入水口相连通,第二水池3的出水口与净水器6的入水口相连通,净水器6的出水口与第三集水区2的入水口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3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架桥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带管道间的箱式一体化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