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偏摆及振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2647.3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崔庆阳;张衍阳;宋玉鹏;陈利强;彭玉兴;朱金雨;郭庆力;赵琪;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矿科汇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B1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轮 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振动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支架 多绳摩擦式 信号输出端 信号输入端 传感部件 天轮轮缘 采集器 提升机 偏摆 正对 轴向 非接触式传感器 布置形式 端部侧面 天轮平台 同轴布置 槽中心 端部绳 上位机 偏移 监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偏摆及振动监测装置,传感器支架设在天轮平台上多个同轴布置的天轮的径向前方,所述传感器支架上对应每个天轮皆设有一组传感部件,所述传感部件中,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正对天轮轮缘的端部侧面、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正对天轮轮缘的端部绳槽中心;所述各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和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一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元件较少,方便了设置安装;采用了独特的布置形式,非接触式传感器直接测得的数据能够直接反映天轮偏移的情况,保证了测得的数据可靠、稳定;也实现了多个天轮的同时监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监测装置,具体是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偏摆及振动监测装置,属于矿用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提升机天轮,特别是多绳摩擦式提升机天轮,作为矿井提升系统的核心设备,承担着承接载荷和引导钢丝绳的重大关键作用。当天轮发生较大偏摆和振动时,将使提升系统承受较大的附加动载荷,严重威胁提升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进行天轮偏摆和振动的实时监测,对保障提升系统运行安全具有较大的实用意义。
为此,中国专利CN105258935A公开了一种矿井提升机天轮振动性能检测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安装方便,但所用传感器较多,测量复杂且加速度等传感器的安装位置非测量振源的最佳位置,且只针对天轮轴承座或某一个天轮做单一的偏摆或振动性能检测;中国专利CN206920119U公开了一种矿井天轮偏摆及振动性能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横向杆和纵向杆接触式感知天轮轮缘的横纵向移动,带动电容有效面积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电压变化,并经传感器机身对电压变化进行信号处理,得出天轮的偏摆和振动特性。该装置采用接触式测量方式,信号变换繁琐,而天轮运转速度快、工况频繁,因此横径向传感器运行的可靠性以及监测数据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装和使用简易,能够保证测得的数据可靠、稳定,能够真实反映和同时监测多个天轮的偏摆和振动情况、保障提升系统运行安全的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偏摆及振动监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的天轮偏摆及振动监测装置,包括天轮平台,所述天轮平台上安装有传感器支架,所述传感器支架设在天轮平台上多个同轴布置的天轮的径向前方,所述传感器支架上对应每个天轮皆设有一组传感部件,所述传感部件包括一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和一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所述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正对天轮轮缘的端部侧面,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正对天轮轮缘的端部绳槽中心;所述各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和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一采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一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天轮数量太多很难保证运行平稳,也不方便监测维护,优选的,所述天轮有四个,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和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分别对应设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支架底部与天轮平台之间设有隔振垫。隔振垫可以减轻振动现象,从而避免因剧烈振动造成附加动载荷的提升,使提升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和可靠。
采集器和上位机可以直接电连接,优选的,为了保证数据传输速度快,所述采集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通过以太网可以将采集器采集得到的信号直接传输到上位机中。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直流电源模块,所述直流电源模块分别与轴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径向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和采集器电连接。实际使用时直流电源模块可以采用输出电压为15V的锂电池,直流电源模块配备有稳压模块,稳压模块选用稳压芯片LM2596。采用直流电源模块后,各元件不需要始终通过导线与电源连接,整体结构更加简洁、使用灵活性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矿科汇矿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矿科汇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26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转子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门耐久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