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石油采收率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1664.5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姚志广;罗志锋;赵立强;吴林;贾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N33/26;G09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水箱 本实用新型 石油采收率 模拟油层 实验装置 出油箱 混合管 活性剂 泡沫剂 右隔板 左隔板 壳体 温度传感器 测试 安装方便 驱油装置 石油原油 微型水泵 油层 出油孔 导热板 电热板 电热丝 封闭管 隔热板 截止阀 进液管 进液孔 出油 球阀 底座 教学 科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试石油采收率的实验装置,包括壳体、第一连接管、泡沫剂水箱、第二连接管、活性剂水箱、混合管、封闭管、模拟油层、左隔板、连接孔隙、微型水泵、连接管、出油箱、右隔板、出油孔隙、截止阀、底座、隔热板、电热板、电热丝、导热板、进液管、进液孔、温度传感器和球阀。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壳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泡沫剂水箱、活性剂水箱、混合管、连接管、模拟油层、左隔板、右隔板、连接孔隙、出油箱和出油孔,便于提供较为真实的油层环境以及石油原油的驱油装置,方便科研和教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装置,具体为一种测试石油采收率的实验装置,属于石油开采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是指在有石油储存的地方对石油进行挖掘、提取的行为,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油气从储层流入井底,又从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驱动方式,裂缝性油藏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油藏类型,储量和产量都占有一定的比重。
目前在地下油层的驱油方式多种多样,但在科研以及日常教学中,没有专门用于石油驱油的实验装置,不能观察不同驱油温度下活性剂与泡沫剂对驱油的影响,不能很好的展现教学实验,地下不同的岩层缝隙原油温度各不相同,目前没有一种能够通过简单实验来确定不同岩层原油温度对活性剂和泡沫剂驱油方式的影响装置,难以确定原油的温度对原油的采收率的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测试石油采收率的实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测试石油采收率的实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测试石油采收率的实验装置,包括壳体和底座,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热板,所述电热板的内部安装有电热丝,所述电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导热板,所述导热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模拟油层,所述模拟油层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左隔板与右隔板,所述左隔板的一端侧壁固定连接封闭管,所述右隔板的内部开有出油孔隙,所述右隔板的一端连通出油箱,所述出油箱的内部安装有微型水泵,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连通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刻度箱,所述刻度箱设有刻度,所述模拟油层的内部固定连接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安装有截止阀,所述进液管的顶部连通进液斗,所述进液管的侧壁上开有进液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泡沫剂水箱和活性剂水箱,所述泡沫剂水箱和活性剂水箱分别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连通混合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内均安装有球阀,所述混合管的一端连通封闭管,所述模拟油层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左隔板的内部开有连接孔隙,且左隔板与封闭管通过连接孔隙连通。
优选的,所述右隔板的内部通过出油孔隙连通模拟油层和出油箱。
优选的,所述封闭管、左隔板、右隔板、模拟油层和出油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通过进液孔连通模拟油层。
优选的,所述导热板与模拟油层的长度相同,且导热板与模拟油层的底部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结构合理,设计新颖,操作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壳体、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泡沫剂水箱、活性剂水箱、混合管、连接管、模拟油层、左隔板、右隔板、连接孔隙、出油箱和出油孔,便于提供较为真实的油层环境以及石油原油的驱油装置,方便科研和教学。
2、通过电热板、隔热板、电热丝、导热板、进液管、进液孔、温度传感器、进液斗、刻度箱和刻度,便于对不同油层温度下,泡沫剂和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进行观察,确定原油温度对原油采收率是否影响,便于教学和实验的开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刻度箱和壳体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1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格化大气监测设备的进气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氧化碳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