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点源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1541.1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1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莫建刚;许国栋;沈民新;徐云龙;吴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倪钜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岛 点源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 河道 二次污染 移动方便 定位块 进水管 矩形框 溢水管 点源 套筒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矩形框、浮岛箱、顶板、定位块、套筒、进水管和溢水管,浮岛箱的形状为长方体,浮岛箱的长度为2.4m,宽度为1.05m;本实用新型采用点源处理的方式,无环境风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造价低、移动方便、施工简单,总体效果有效、持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河道点源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河流污染现象十分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直接或间接进入河流,短短几年时间,河水由原来的清澈见底到现在暗黑浑浊,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尤其是面积小的河流,由于流动性较差,河水自净能力弱,污染现象更加严重。
目前对于河道的治理,大都采用面源治理,工程量较大,耗资大,经常造成二次污染,虽然前期效果较快,但后期会放缓甚至失效,总体治理效果不够理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无环境风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造价低、移动方便、施工简单,总体效果有效、持久的河道点源污水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河道点源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矩形框、浮岛箱、顶板、定位块、套筒、进水管和溢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岛箱的形状为长方体,所述浮岛箱的长度为2.4m,宽度为1.05m;所述浮岛箱的左右两侧侧面上端均形成有一个第一卷边,所述浮岛箱的前后两侧侧面上端均形成有一个第二卷边,两个所述第一卷边分别绕设在矩形框的左右两侧短边上,两个所述第二卷边分别绕设在矩形框的前后两侧长边上;所述矩形框的内侧嵌入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平面上嵌入固定有三个并排分布的定位块组合,每个所述定位块组合包括七个等间距分布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平面上开设有四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通气孔,每个所述定位块的中心均插入固定有一个套筒;所述浮岛箱的一侧底部插入连接有三个横向且等间距分布的进水管,所述浮岛箱的另一侧上端插入连接有横向分布的溢水管;所述矩形框和浮岛箱的总高度为1.476m。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上端外侧向外形成有四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卡板,四个所述卡板均嵌入在定位块的上方内部。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壁上端开设有20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一通孔;所述套筒的内壁中部开设有16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壁下端开设有12个沿圆周方向等角度分布的圆弧槽组合,每个所述圆弧槽组合包括等间距且竖向分布的圆弧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点源处理的方式,无环境风险,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且造价低、移动方便、施工简单,总体效果有效、持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晟环境修复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15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态浮岛
- 下一篇:生态浮岛水体修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