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20162.0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2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雪冰 |
主分类号: | F23G5/24 | 分类号: | F23G5/24;F23G5/44;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态垃圾 炉门 炉体 伸缩支杆 焚烧炉 环保型 本实用新型 前端外表面 控制箱 化学反应 上端外表面 酸碱度检测 电源开关 二次净化 工作状况 固定螺栓 活动安装 放置板 焚烧室 搅拌器 空气污染 卡扣 下端 连通 焚烧 垃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与一号焚烧室,所述炉体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炉门,且炉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炉门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有伸缩支杆,且伸缩支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炉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且炉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控制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设有伸缩支杆、连通搅拌器与化学反应筒,能够将炉门作为放置板使用,方便固态垃圾的输送,较大程度进行垃圾的焚烧,并能进行气体的酸碱度检测和二次净化,防止造成空气污染,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焚烧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焚烧炉,通常用于医疗、生活废品等领域中的废品焚烧处理,一般分为固定炉排炉、机械炉排炉,回转窑炉等类型,主要是通过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的焚烧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现有的焚烧炉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炉体内部的焚烧工序单一,导致垃圾的焚烧过程不够彻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垃圾焚烧的效果,垃圾的输送较为麻烦,此外,无法进行气体的检测和二次净化,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给焚烧炉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包括炉体与一号焚烧室,所述炉体的前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炉门,且炉门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卡扣,所述炉门的前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处设有伸缩支杆,且伸缩支杆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炉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箱,且炉体的一侧外表面靠近控制箱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炉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输气管道,且输气管道的外表面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初级净化塔,所述初级净化塔的下方设有二次净化腔,所述炉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支架,所述一号焚烧室与炉体的内表面上端固定连接,且一号焚烧室的内表面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连通搅拌器,所述一号焚烧室的内表面靠近连通搅拌器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搅拌片,所述一号焚烧室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过滤网,且过滤网的外表面远离一号焚烧室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二号焚烧室,所述二次净化腔的内表面活动安装有化学反应筒,且二次净化腔的外表面靠近化学反应筒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玻璃外壳,所述玻璃外壳的后端外表面一侧固定安装有推拉手柄,所述二次净化腔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排气管,且排气管的内表面一侧设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杆的数量为两组,且伸缩支杆与炉门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片的整体结构为弧形结构,且搅拌片等距离分布在连通搅拌器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化学反应筒的外表面与二次净化腔的内表面之间设有滑槽,滑槽的外表面设有耐磨片。
优选的,所述炉门的内表面下端与炉体的前端外表面连接处设有转动销,且炉门的旋转角度为竖直方向零至一百八十度。
优选的,所述连通搅拌器的下端外表面设有导线,且连通搅拌器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控制箱的输出端之间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采用伸缩支杆,能够将炉门作为放置板使用,方便固态垃圾的输送,提高炉门的功能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采用连通搅拌器,能够较大程度进行垃圾的焚烧,提高垃圾的焚烧速率,采用化学反应筒,能够进行气体的酸碱度检测和二次净化,防止造成空气污染,整个焚烧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环保型固态垃圾焚烧炉的局部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雪冰,未经陈雪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201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烟气循环式煤与垃圾耦合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焚烧废液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