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田间采样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7961.2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72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洋;于成广;路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D31/00 | 分类号: | A01D31/00;A01D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31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采样车 可旋转基座 吊臂 采集 本实用新型 田间 采样装置 农业领域 喷水装置 前端设置 植株 样品箱 取样 真实性 生长 土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田间采样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可旋转基座,可旋转基座上安装有吊臂,通过吊臂连接有采样装置;所述车体前端还设置有喷水装置,车体上设置有样品箱;采用这种结构的采样车,可以方便的将待采集植株与其生长土壤一起采集,确保了样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带土取样可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田间采样车。
背景技术
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检测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农产品检测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现有的检测方法基本一致,如何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就成为了一大难题,现有的检测均采用田间直接采样的方式获得待测农产品,但是常规采样只采集植株的地上部分,特别是人类采食的部分,这种采集方法虽然较为简单,但是无法反应整个农产品的情况,特别是对于耕地中的农残等情况难以掌握,因此无法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如何改变这一情况成为现有技术难以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田间采样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可旋转基座,可旋转基座上安装有吊臂,通过吊臂连接有采样装置;所述车体前端还设置有喷水装置,车体上设置有样品箱;采用这种结构的采样车,可以方便的将待采集植株与其生长土壤一起采集,确保了样品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带土取样可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避免弄虚作假的情况出现。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田间采样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前端设置有可旋转基座,可旋转基座上安装有吊臂,通过吊臂连接有采样装置;所述车体前端还设置有喷水装置,车体上设置有样品箱;
所述的采样装置包括植株仓,所述植株仓下方通过对称的转轴连接有对称的采样铲,所述植株仓为双层结构,且内层仓壁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外层仓壁上连接有进气口;
除此之外,所述的采样车上还设置有控制装置,通过该控制装置可以控制旋转基座和吊臂的运动,同时也可以控制采样装置的开合等,均采用现有技术完成,且车体内还设置有与喷水装置连接的水泵和水箱,同时还设置有可充电电池为整个车体提供能源,上述装置均采用的是现有技术因此发明人不再赘述;
采用这种结构的采样装置,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整车放入农田,将其推至预定位置后通过调整旋转基座和吊臂使采样装置到达待采集植株上方,此时将采样装置的采样铲上翻使植株仓下方仓口露出后直接扣在待采集植株上,然后翻转采样铲使其与土壤接触,之后用脚踩住采样铲使之深入土壤中,对向的采样铲同样操作,这样就可以将植株底部的土壤连通植株全株一起采集,采集后的植株地下部分和周围的土壤基本上全部被提取出来,与植株一起放入车体上的样品箱中,这样在检测时不但可以对植株进行相应的检测,对于其地下部分和根系土壤也可以进行检测,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和完整的数据,植株检测数据应与其他部分检测数据对应,可以避免弄虚作假情况的发生,同时可以对植株所在耕地的情况获得最直观的数据,在检测的同时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指导意见;
由于植株在田间所处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为了避免浮尘、颗粒物附着在植株表面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所述采样装置的植株仓采用了双层结构,且在内层仓壁上设置有若干喷气孔,这样在采样的同时可以通过进气口向植株仓双层仓体间通入洁净空气或保护气对植株地上部分进行吹洗,可以将上述浮尘等去除,同时避免了采用水冲洗时部分水溶性农残随水流失,导致最终检测结果不准确情况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最终结果真实可靠;进一步的,所述的喷气孔设置有4列,且每列之间呈90°,这样吹洗的效果更好;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在车体上加装气泵,也可以采用外置气泵的方式来满足上述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未经济南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7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