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7675.6 | 申请日: | 2018-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04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臧润清;李新平;李延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商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D3/12 | 分类号: | F25D3/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仝林叶 |
地址: | 30013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冰 本实用新型 冷却空气 保温层 制冷箱 空气通道 冷藏空间 箱门 空气流通通道 盒侧开口 空气流通 箱体内层 箱体外层 携带方便 侧开口 盒底面 中间层 上端 侧壁 箱盖 小孔 制冷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外层为保温层,箱体中间层为空气通道,箱体内层为冷藏空间;在上端的空气通道内设有干冰盒,干冰盒底面和与冷藏空间相邻的侧壁设置有空气流通小孔,干冰盒靠近箱门的一侧设有干冰盒侧开口门;空气流通通道与箱门紧密相接触的一侧设有通道保温层,干冰盒所在通道的通道保温层设有门侧开口门。本实用新型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不需要用电,携带方便,不需要额外耗功,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依然可以制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箱,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干冰升华冷却空气的制冷箱。
背景技术
小型制冷箱在科技、医疗、军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能源危机和生态破坏等诸多能源和环境问题,因此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了大家的一致共识。而干冰的制冷量较大,常压下干冰的温度为-78.9℃,汽化潜热为573kJ/kg,1kg干冰变为25℃时CO2气体能吸收653kJ的热量。另外由于干冰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制冷,制冷过程快,并且通过控制干冰的质量与表面积来控制温度和制冷速度。
已有的一些制冷箱存在下述不足:
(1)制冷量小,制冷效率保养高。
(2)制冷需要额外的制冷剂,不符合现有环保要求。
(3)需要采用电源,耗费额外的功。
(4)普遍换热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耗电,冷却效果好,应用于科技,医疗军事等的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体外层为保温层,箱体中间层为空气通道,箱体内层为冷藏空间;在上端的空气通道内设有干冰盒,干冰盒底面和与冷藏空间相邻的侧壁设置有空气流通小孔,干冰盒靠近箱门的一侧设有干冰盒侧开口门;空气流通通道与箱门紧密相接触的一侧设有通道保温层,干冰盒所在通道的通道保温层设有门侧开口门。
所述箱体顶部设有手提把手,箱门上设有开门把手。
所述制冷箱外壳采用塑料板,最外层为保温层,保温层采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它是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放热反应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聚合反应,产生出固态聚氨酯。中间设有空气流通通道,在空气流通通道内设有干冰盒,干冰盒位于箱体左侧短边上方位置,在干冰盒下侧以及靠近冷藏空间内侧设有空气流通小孔,与空气流通通道相通,便于空气流动。空气流通通道与冷藏空间采用铝板相隔,空气流通通道内的空气通过铝板与冷藏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换热。
所述的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利用干冰升华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干冰常温下78.5℃,沸点56.6℃,汽化潜热为573kJ/kg,1kg干冰变为25℃时CO2气体能吸收653kJ的热量。周围空气通过干冰升华而被冷却,冷却后的空气密度较大,通过干冰盒下方的小孔沿着空气流通通道进行流通,冷却后的空气,与冷藏空间内的空气通过铝板,沿空气流通通道进行换热,换热后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变小,并沿着空气流通通道从干冰盒靠近冷藏空间侧的小孔回到干冰盒内,继续通过干冰升华吸热而冷却,如此进行循环,使冷藏空间温度降低。
所述的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箱门,通过箱门铰链装置固定,由铰链座固定在箱体上,箱门的铰链孔与铰链座上的销轴相互配合形成一体,固定在干冰盒一侧,为左端固定,右端开合打开关闭箱门。
所述的干冰冷却空气式制冷箱,包括的干冰盒是下侧和内侧设有空气流通小孔的装置,可以盛放一定量的干冰,干冰在干冰盒内升华,与空气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干冰制冷,潜热大从而制冷量大,制冷速度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商业大学,未经天津商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76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