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液循环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7152.1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曾舟华;邱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冈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罐 反应釜 回流管 冷凝器 真空泵 本实用新型 反应液循环 管道连接 冷却装置 上进气管 抽气口 出流管 气体阀 进气口管道 下进气管 一端连接 出口端 换热器 进口端 进气管 输运 冷却 侵蚀 协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应液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储液罐、冷凝器和反应釜,还包括真空泵,所述反应釜,其上部设有下进气管,在下进气管上设有下气体阀,反应釜通过出流管与所述储液罐管道连接,出流管一端伸向反应釜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储液罐的上部;所述储液罐,其上部设有上进气管,在上进气管上设有上气体阀,储液罐的上部设有抽气口且所述抽气口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管道连接;储液罐底部设有上回流管,并通过上回流管连接至所述冷凝器的进口端,所述上回流管上设置有上回流管阀;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经下回流管与所述反应釜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真空泵被反应液侵蚀,协调了泵的输运速率与换热器的冷却速率、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反应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反应液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化学反应发生过程中,常常处于某种原因,如使反应在适宜温度下进行、或降低易挥发组分的挥发情况,需要降低反应体系温度。专利号为201020698258.0的文件,公开了一种冷却降温装置,可实现反应体系温度的降低。但该装置中,泵在循环体系中,会因为反应液的长期侵蚀而锈蚀损坏;同时由于泵的输运速率与冷凝管的冷却速率较难达到一致,限制了该技术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反应液循环冷却装置,避免了泵被反应液侵蚀,同时协调了真空泵的输运速率与换热器的冷却速率,从而使冷却过程安全可靠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反应液循环冷却装置,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储液罐10、冷凝器20和反应釜3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真空泵40,
所述反应釜30,其上部设有下进气管31,在下进气管31上设有下气体阀311,反应釜30通过出流管32与所述储液罐10管道连接,出流管32一端伸向反应釜30底部、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储液罐10的上部;
所述储液罐10,其上部设有上进气管11,在上进气管11上设有上气体阀111,储液罐10的上部设有抽气口且所述抽气口与所述真空泵40的进气口管道连接;储液罐10底部设有上回流管12,并通过上回流管12连接至所述冷凝器20的进口端,所述上回流管12上设置有上回流管阀121;
所述冷凝器20的出口端经下回流管33与所述反应釜30管道连接。
进一步,所述储液罐10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13。
再进一步,还包括控制器50,控制器50内设置并存储有液位低值和液位高值,所述控制器50分别与所述液位传感器13和所述真空泵40线路连接。
再再进一步,所述下气体阀311、上气体阀111和上回流管阀121均为电磁阀,且分别与控制器50线路连接。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20和下回流管33之间设置有吸收柱70。
再进一步,所述吸收柱70与反应釜30之间设置有蒸汽管34。
进一步,还包括液封槽60,所述真空泵40的出气口管道连接至液封槽60中。
进一步,所述下回流管33上设置有节流阀331。
进一步,所述反应釜30内设置有搅拌器35。
进一步,所述冷凝器20上设有滴加料管21,滴加料管21上设有滴加料管阀211。
本实用新型可获得的技术效果有:
1.真空泵没有直接设置在反应液的循环路径上,从而避免了被反应液侵蚀。
2.储液罐具有缓冲作用,可暂存反应液,协调了真空泵的输运速率与换热器的冷却速率,从而使冷却过程安全可靠进行。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冈师范学院,未经黄冈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71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制备酸化解堵液的反应釜
- 下一篇:用于生产酰氯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