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流量滤水帽有效
申请号: | 201820915164.0 | 申请日: | 2018-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施卫明;闵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B01D29/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水帽 内层滤网 外层滤网 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 一端连接 圆形开孔 大流量 过滤 水流量 出水管道 球体结构 双层结构 可并联 外部 滤池 入水 透水 外壁 水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一种大流量滤水帽,其结构包括出水管、内层滤网和外层滤网,其中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内层滤网的圆形开孔,另一端连接外部滤池出水管道,外层滤网设于内层滤网的外部,外层滤网的圆形开孔与出水管的外壁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球体结构,大大增加透水面积,提高入水速率;2)采用双层结构,可保证通过滤水帽的水体得到有效过滤;3)滤水帽结构可并联,以提高过滤水流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大流量滤水帽,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滤水帽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常用于滤池汽水反冲洗配水系统,能够有效地冲洗出滤池中的污泥杂物,保证滤池水质水量正常运行。在水处理设备中,滤水帽一般设置在入水口或出水口,起到导流、布水、加大进出水流量等作用。现有的滤水帽一般为塔形、尖锥形或半球形,由于其形状限制,导致开孔面积有限,且内部水路较为复杂,在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其入水或出水速度受限,难以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滤水帽流量较小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适用于大流量的滤水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大流量滤水帽,其结构包括出水管1、内层滤网2和外层滤网3,其中出水管1的一端连接内层滤网2的圆形开孔,另一端连接外部滤池出水管道,外层滤网3设于内层滤网2的外部,外层滤网3的圆形开孔与出水管1的外壁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采用球体结构,大大增加透水面积,提高入水速率;
2)采用双层结构,可保证通过滤水帽的水体得到有效过滤;
3)滤水帽结构可并联,以提高过滤水流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大流量滤水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一种大流量滤水帽的并联组合滤水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出水管、2是内层滤网、3是外层滤网、4是透水孔、5是六边形汇流器、6是总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流量滤水帽,其结构包括出水管1、内层滤网2和外层滤网3,其中出水管1的一端连接内层滤网2的圆形开孔,另一端连接外部滤池出水管道,外层滤网3设于内层滤网2的外部,外层滤网3的圆形开孔与出水管1的外壁相连接。
所述的内层滤网2为具有圆形开孔的球体,其厚度为1-1.5 mm,球体表面均匀分布透水孔4,透水孔4直径为1-2 mm;内层滤网2上的圆形开孔向球体外侧弯曲,弯曲处与出水管内壁上的凹槽卡紧。
所述的外层滤网3为具有圆形开孔的球体,其厚度为1.5-2 mm,球体表面均匀分布透水孔4,透水孔4直径为3-4 mm;外层滤网3上的圆形开孔与出水管1一端外壁上的凹槽卡紧。
外层滤网和内层滤网可采用ABS工程塑料、聚丙烯PP或304不锈钢制作。
下面根据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一种大流量滤水帽,包括外层滤网3、内层滤网2和出水管1,内层滤网2位于外层滤网3内部;外层滤网3由厚度为1.5 mm的不锈钢制作,球体直径为40 mm,外层滤网3中的透水孔4直径为3 mm;内层滤网2由厚度为1 mm的不锈钢制作,球体直径为25 mm,内层滤网2上的透水孔4直径为2 mm;出水管1一端的内壁和外壁有环形凹槽,外层滤网3上的圆形开孔与出水管1一端外壁上的凹槽卡紧,内层滤网2上的圆形开孔向球体外侧弯曲,弯曲处与出水管1内壁上的凹槽卡紧。使用时,将滤水帽放置于滤池底部,将滤水帽的出水管1与滤池出水管连接,过滤水即可通过滤水帽排出过滤池。
当单个滤水帽的滤水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通过多边形汇流器连接多个滤水帽的出水管,提高整体过滤水流量;如图2所示,一种大流量滤水帽的并联组合结构,包括5个大流量滤水帽和1个六边形汇流器5,其中六边形汇流器5的1个侧边设有总出水管6,其余5个侧边上分别设有1个大流量滤水帽,每个大流量滤水帽通过其底部的出水管1与六边形汇流器5的内部空腔连接,总出水管6将经过5个大流量滤水帽的水流汇总后排向外部管道,该并联组合结构可进一步提高滤水帽所能承受的水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9151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冷系统树脂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稀土溶液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