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8612.0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7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钺;冯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钺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38000 吉林省松原***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扶正器主体 扶正器 抽油杆防磨 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 主齿 分体式结构 抽油杆孔 上下两端 轴向设置 抽油杆 导流孔 防磨体 固定式 导流 副齿 偏磨 配合 | ||
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目前内导流扶正器都是固定式设计,由于扶正器是固定在抽油杆上的,扶正器还是不能改变一侧偏磨的情况,这样扶正器的有效防磨体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本实用新型组成包括:扶正器主体(5)和固定器(2),所述的扶正器主体与所述的固定器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的扶正器主体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圈主齿牙(1),所述的固定器上具有与所述的扶正器主体的主齿牙相配合的副齿牙(4),所述的扶正器主体的抽油杆孔周围沿轴向设置一组导流孔(7)。本实用新型用于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抽油杆扶正器一般都是“十字”形,这种扶正器可分为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类型,而活动式又可分为上下活动式和旋转式两种。但是,由于外形的限制,传统扶正器耐磨性能也受到了限制,内导流式扶正器的出现,是抽油杆扶正器的一次革命。由于扶正器设计了内导流孔,扶正器的有效防磨面做到了最大化,不再是“十字”形,而是圆形,所以这种扶正器有效防磨面和防磨周期提高了一倍,但是目前内导流扶正器都是固定式设计,由于扶正器是固定在抽油杆上的,扶正器还是不能改变一侧偏磨的情况,这样扶正器的有效防磨体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内导流扶正器都为固定式,会有一侧偏磨的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避免了单侧偏磨问题的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其组成包括:扶正器主体和固定器,所述的扶正器主体与所述的固定器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的扶正器主体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圈主齿牙,所述的固定器上具有与所述的扶正器主体的主齿牙相配合的副齿牙,所述的扶正器主体的抽油杆孔周围沿轴向设置一组导流孔。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扶正器主体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圈主齿牙,固定器上具有与扶正器主体的主齿牙相配合的副齿牙,使扶正器能够在抽油杆上下冲程交替过程中,能够向着同一个方向发生微小的转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单侧偏磨问题,可以提高一倍防磨周期。
本实用新型采用齿牙与导流孔的相结合,使扶正器能够在抽油杆上下冲程交替过程中,能够向着同一个方向发生微小的转动,从而有效避免了单侧偏磨问题,同时扶正器的有效防磨面做到了最大化,可以提高一倍防磨周期。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扶正器主体的俯视图;
图中:1、主齿牙;2、固定器;3、抽油杆;4、副齿牙;5、扶正器主体;6、抽油杆孔;7、导流孔;8、楔形体楔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内过流抽油杆防磨装置,其组成包括:扶正器主体5和固定器2,所述的扶正器主体与所述的固定器采用分体式结构,所述的扶正器主体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圈主齿牙1,所述的固定器上具有与所述的扶正器主体的主齿牙相配合的副齿牙4,所述的扶正器主体的抽油杆孔周围沿轴向设置一组导流孔7。
扶正器主体上设置有四个导流孔7,扶正器主体中心设置抽油杆孔6,抽油杆3与固定器固定连接,抽油杆穿过扶正器主体的抽油杆孔与扶正器主体通过楔形体楔槽8固定连接,安装方便,稳定,抽油杆孔相对抽油杆外径有一定盈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钺,未经王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86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下油管柔性扶正器
- 下一篇:一种扩孔搅拌钻具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