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眼科微创含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的角膜修复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6611.2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4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庆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斯特医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4 | 分类号: | A61F2/14;A61L27/5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32325 常州唯思百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主体 支架纤维 复数 不规则分布 空隙空间 纤维绒毛 终端结构 可移动地设置 本实用新型 生物兼容性 环绕分布 角膜修复 机能性 微支架 性微粒 微创 眼科 外围 释放 贯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眼科微创含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的角膜修复膜,其中包含一结构主体;以及复数个设置于该结构主体不规则分布并贯穿该结构主体的支架纤维;其中该结构主体的该支架纤维通过不规则分布形成一空隙空间,复数个机能性微粒可移动地设置于该空隙空间,以及在该结构主体外围环绕分布一纤维绒毛层,该纤维绒毛层包含复数个支架纤维终端结构,该支架纤维终端结构用于引导该机能性微粒对外部释放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眼科微创含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的角膜修复膜,尤指一种可以用于眼科微创重建修复的角膜修复膜,适合作为移植物使用,以及治疗眼科患有与角膜受损相关眼部疾病。
背景技术
在临床手术中,常需对组织缺损进行修补,然而自体移植的来源有限,而异体与异种移植则具高传染风险。因此,现今有越来越多不同的有机、无机、金属材料应用于组织工程。此外为了避免二次手术,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有其必要性。目前所使用的不同材料皆有其优缺点,为了解决医疗上不同问题,开发新的功能性复合材料仍是研究重点之一。组织工程是连接工程和生物学的一个跨学科领域。组织工程发展生物基材,它可以修复,恢复或改善组织的功能。其中组织工程涉及三个主要策略:利用体外细胞或细胞替代物,取代有限的组织功能;诱导组织生成,例如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s)的利用;发展生物支架(scaffold)有利于组织修补与再生。因此,支架的发展关键因素是模仿细胞外基质(ECM)的物理和生物功能设计而成的生长环境,是在细胞培养基材重要发展技术。应用于微创外科手术中,不同形式的缺损以不同修补方式,开发不同功能性支架应用于临床是必要的。有多种疾病或病症或不当的用眼习惯会影响眼角膜的功能,情况严重时甚至需要借由手术和眼角膜移植来进行修复。近年,猪眼角膜已经被公认是最适合作为人类眼角膜的替代品,因猪角膜折射率及尺寸与人眼角膜相当。然而,移植异种眼角膜常会引发严重的免疫反应(或移植排斥)。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减少免疫原,用于移植后支撑细胞在其上生长,且不会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和诱发新生血管的材料及医疗器材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用于医疗器材及生物医学材料,以及应用于临床使用的用于眼科微创含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的角膜修复膜。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眼科微创含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的角膜修复膜,其中包含
一角膜修复膜结构主体;
两亲水微粒层;
复数个亲水微粒;
复数个亲水纤维;
复数个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
一空隙空间;以及复数个微支架通孔;其中该亲水微粒层设置于该角膜修复膜结构主体的两个相对侧;该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均匀分布设置在该角膜修复膜结构主体,该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包含有一空隙空间;复数个亲水纤维交织分布设置于该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之间,该空隙空间使位于两相对侧的该亲水微粒层相通连,并通过两相对侧的相对应数目的复数个微支架通孔与外部环境通连。
优选地,该亲水纤维为一选自由多孔性胶原蛋白,涂布性胶原蛋白,人工仿生网状胶原蛋白,脱细胞真皮胶原蛋白,脱细胞动物组织胶原蛋白,脱细胞软骨胶原蛋白,脱细胞小肠膜胶原蛋白,脱细胞角膜胶原蛋白,鱼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牛胶原蛋白,胶原多胜肽,第二型胶原蛋白,鱼胶原胜肽,猪胶原胜肽,牛胶原胜肽,胶原多胜肽及其组合的胶原蛋白纤维。
优选地,该高生物兼容性微支架为一选自由多孔性胶原蛋白,涂布性胶原蛋白,人工仿生网状胶原蛋白,脱细胞真皮胶原蛋白,脱细胞动物组织胶原蛋白,脱细胞软骨胶原蛋白,脱细胞小肠膜胶原蛋白,脱细胞角膜胶原蛋白,鱼胶原蛋白,猪胶原蛋白,牛胶原蛋白,胶原多胜肽,第二型胶原蛋白,鱼胶原胜肽,猪胶原胜肽,牛胶原胜肽,胶原多胜肽及其组合的胶原蛋白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斯特医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巴斯特医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6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隆胸手术的自体脂肪注射设备
- 下一篇:颅骨修补手术用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