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EC无蜗壳风机的消音风机墙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6107.2 | 申请日: | 2018-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星;孔万敏;刘国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66 | 分类号: | F04D29/66;F04D29/58;F04D2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1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317515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风轮 无蜗壳风机 电机 前面板 墙框架 前壁 本实用新型 电机驱动器 通风口 紧固件 进风口 消音 应用 半封闭腔体 风机进风口 电机法兰 端部间隙 空调设备 通风设备 同轴连接 新风系统 占用空间 整体固定 自外向内 台风机 侧壁 渐扩 能效 向内 通风 开口 噪音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EC无蜗壳风机的消音风机墙,包括风机墙框架以及安装于风机墙框架内的若干台风机,所述风机墙框架包括用于安装风机的前壁及围绕前壁构成半封闭腔体的侧壁,前壁上设有对应于风机进风口的开口;风机为EC无蜗壳风机,包括同轴连接的风轮、电机、电机驱动器,以及前面板和紧固件,电机通过电机法兰与风轮连接,前面板上设有向内延伸的通风口,风轮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自外向内渐扩的进风口,紧固件用于将风轮、电机及电机驱动器整体固定于所述前面板上,且风轮进风口的端部与通风口的端部间隙对接。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墙,占用空间小、能效高、噪音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通风场所或通风设备、空调设备、新风系统等设备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EC无蜗壳风机的消音风机墙。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大型楼宇、工业厂房、体育馆、地下广场或家庭住宅中会运到新风系统,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需求的排风风量和风压也不同。在以前的技术中,一般是运用一台或几台大电机,通过皮带拖动风轮运转。此种方式占用面积大,能效损耗高,经济性很差。后来,出现了采用多台小风机组成风机墙替代单台大风机的方案。但是,现有的方案大部分都采用传统蜗壳风机,其本身体积较大,且需要对应的相对独立的电机进行驱动,导致整个风机墙的体积增加,需占用较多空间。同时,采用传统蜗壳风机,能效较低且噪音大,不符合现代社会绿色节能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能效高、噪音低的新型风机墙。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EC无蜗壳风机的消音风机墙,包括风机墙框架以及安装于风机墙框架内的若干台风机,所述风机墙框架包括用于安装风机的前壁及围绕所述前壁构成半封闭腔体的侧壁,所述前壁上设有对应于风机进风口的开口;所述风机为EC无蜗壳风机,包括同轴连接的风轮、电机、电机驱动器,以及前面板和紧固件,所述电机通过电机法兰与风轮连接,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向内延伸的通风口,所述风轮远离电机的一侧设有自外向内渐扩的进风口,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风轮、电机及电机驱动器整体固定于所述前面板上,且所述风轮进风口的端部与所述通风口的端部间隙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几字形紧固件,所述电机驱动器的散热壳体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几字形紧固件横梁的限位槽,所述几字形紧固件的两个支臂的端部设有固定部,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对应于所述固定部的固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几字形紧固件支臂上的固定部为垂直于支臂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若干螺孔,所述前面板上的固定位设有对应于所述螺孔的通孔,所述几字形紧固件通过与所述螺孔匹配的螺杆固定于所述前面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几字形紧固件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风轮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前面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EC无蜗壳风机通过所述安装孔安装于风机墙框架前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EC无蜗壳风机并排排列或叠置排列固定于所述前壁上,所述前壁上于安装风机的一侧间隔设有若干条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墙框架侧壁由消音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运用了EC(直流无刷)无蜗壳风机,利用多台风机替代单台风机组成风机墙,达到与大风机同样的风量和风压,且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而使用无蜗壳风机,安装方便,降低了成本,相比现有类似风机墙取消了电机支架,整体上减小了风机墙的空间占用率,尤其是风机墙的厚度方面效果明显,使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另外,通过使用无蜗壳风机及消音的设计,整体上降低了风机墙的噪音,避免了大的噪音对使用场地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墙,占用空间小、能效高、噪音低,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通风场所或通风设备、空调设备、新风系统等设备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铭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61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