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91609.6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7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利;李萍萍;李芹;崔永辉;王龙;党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C9/00 | 分类号: | B28C9/00;B28C7/12;F17D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贝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20 | 代理人: | 马斌 |
地址: | 71001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直管 称量斗 储料罐 水平管 外加剂 输送装置 送料管 拌和站 连接管 输送泵 高速铁路 本实用新型 倒U形结构 称量误差 外加剂泵 依次连接 储料 滴入 伸入 下端 报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包括储料罐和位于所述储料罐侧上方的称量斗,所述储料罐与称量斗之间设置有送料管装置,所述送料管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管、第一竖直管、第二水平管、第二竖直管、连接管和第三竖直管,所述第一水平管的一端与储料罐相连通,所述第三竖直管的下端伸入所述称量斗,所述第一水平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料罐内的外加剂泵送至称量斗的输送泵,所述第二竖直管、连接管和第三竖直管构成用于在所述输送泵停止时减少所述送料管装置内的外加剂滴入称量斗的倒U形结构。该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外加剂的称量误差,从而降低了报警的频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铁路拌和站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外加剂从储料罐到称量称的高度大概有六米,最开始管道的布设是由一个垂直地面和一个平行于地面的管道连接在一起到达称量称斗(即L型输送管),由于外加剂是粘稠状物质,我们发现平行于地面的输送管较长,管道中往往有部分的余料,这部分余料经常会滴到称量称中,造成称量偏差,从而导致报警。在铁路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称量偏差按初、中、高,分为三种报警级别,初级和中级报警通过试验检测合格可以使用,不合格降级使用,但是高级报警要求直接废弃。在生产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即使增加了精准称量设备,外加剂的中级高级报警频率依然很高。而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外加剂的用量比较少,我们发现外加剂的称量误差不容易控制,施工时间有限,必须用高效的方法控制报警数量,争取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生产任务。随着生产任务的加重,对拌和站的生产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原材料也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选择何种即经济、实用,又能保证拌和站生产顺利运行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该输送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降低外加剂的称量误差,从而降低了报警的频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罐和位于所述储料罐侧上方的称量斗,所述储料罐与称量斗之间设置有送料管装置,所述送料管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管、第一竖直管、第二水平管、第二竖直管、连接管和第三竖直管,所述第一水平管的一端与储料罐相连通,所述第三竖直管的下端伸入所述称量斗,所述第一水平管上设置有用于将储料罐内的外加剂泵送至称量斗的输送泵,所述第二竖直管、连接管和第三竖直管构成用于在所述输送泵停止时减少所述送料管装置内的外加剂滴入称量斗的倒U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直管与第二水平管通过第一弯头相连接,所述第二水平管与第二竖直管通过第二弯头相连接,所述第二竖直管与所述连接管通过第三弯头相连接,所述连接管与第三竖直管通过第四弯头相连接。
上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管和第一竖直管构成一体式L形结构。
上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相对于第二水平管呈倾斜式布设,所述连接管靠近第三竖直管的一端高于所述连接管靠近第二竖直管的一端。
上述的一种高速铁路拌和站外加剂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倾斜角度为β,且所述倾斜角度β大于0°,小于等于10°。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倒U形结构,能够在该输送装置使用过程中,当称量斗中的外加剂达到了设定值时,连接管中剩余的外加剂只有微量部分能滴到称量斗中,所述倒U型结构就像一只无形的手,“说开就开说关就关”,大大降低了外加剂的称量误差,从而降低了报警的频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916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搅拌站自动喷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理石火烧翻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