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合絮凝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9621.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6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其强;饶文华;卢义清;周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宏久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反应室 絮凝 底座 螺旋搅拌轴 一体化装置 混合反应 活动安装 进水口 室内 废水 本实用新型 药剂投加口 动力连接 固定支柱 混合装置 角度调节 内部安装 驱动电机 出水口 反应池 放空管 增设 修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絮凝一体化装置,属一种混合装置,包括底座与混合反应室,所述混合反应室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混合反应室一端通过固定支柱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角度调节柱活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混合反应室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且所述混合反应室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的端部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混合反应室上还设有药剂投加口与放空管。通过直接在混合反应室内增设螺旋搅拌轴,使得待处理的废水可直接由进水口进入混合反应室内,并在混合反应室加入药剂即可实现搅拌絮凝,无需修建反应池,且混合絮凝在废水进入反应室内即可完成,效率较高,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混合絮凝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矿山、煤矿开采的高浊度废水以及高浊度地表水的混合絮凝处理都需要建设大的钢砼结构的池体,施工进度慢,施工量大,同时还需要配套各种机械搅拌机,增加运行费用,再次混合絮凝的反应时间较长,增加池容量;因而有必要针对矿山、煤矿开采产生废水的絮凝处理装置的结构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以克服前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混合絮凝一体化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矿产生的废水需要建设钢砼结构的池体,施工进度慢,絮凝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合絮凝一体化装置,包括底座与混合反应室,所述混合反应室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混合反应室一端通过固定支柱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另一端通过角度调节柱活动安装在底座上;所述混合反应室的两端上分别设有进水口与出水口,且所述混合反应室的内部安装有螺旋搅拌轴,所述螺旋搅拌轴的端部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所述混合反应室上还设有药剂投加口与放空管。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混合反应室后端的上部,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混合反应室前端的侧面。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混合反应室后端的侧面,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链轮及链条与所述联轴器的输入链轮动力连接,所述联轴器与螺旋搅拌轴的端部动力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角度调节柱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与驱动电机均接入控制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直接在混合反应室内增设螺旋搅拌轴,使得待处理的废水可直接由进水口进入混合反应室内,并在混合反应室加入药剂即可实现搅拌絮凝,无需修建反应池,且混合絮凝在废水进入反应室内即可完成,效率较高,使用方便,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混合絮凝一体化装置结构简单,适于在各类场所安装使用,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为底座、2为混合反应室、21为进水口、22为出水口、3为固定支柱、4为角度调节柱、5为螺旋搅拌轴、6为驱动电机、7为联轴器、8为输入链轮、9为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宏久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宏久环境工程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96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产养殖池消毒结构
- 下一篇:一种调节池集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