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用碳硫分析仪尾气净化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8477.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7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周海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0;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邓小兵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罐 排气管 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进气电磁阀 气敏传感器 碳硫分析仪 尾气净化 回气管 进气口 净化处理效果 净化处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 回气电磁阀 处理装置 依次连接 依次设置 出气管 出气口 处理箱 尾气 停留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碳硫分析仪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净化处理箱,尾气净化处理箱内设置有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分别通过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依次连接,第一排气管出气口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敏传感器和第一进气电磁阀,第一气敏传感器和第一进气电磁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气管,第一回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一回气电磁阀,第二排气管与第一排气管采用相同结构,第三吸收罐设置有出气管。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增加了气体在净化处理装置中的停留时间,保证了有害气体在处理装置中被充分处理掉,提高了尾气的净化处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验室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室用碳硫分析仪,以及同类型气体检测分析仪的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碳硫分析仪由“燃烧”和“检测”两部分构成,燃烧是将待检测的样品放在高温炉中和助燃气体或相关催化剂进行反应,待检测样品中一般含有碳、硫、氮等元素,燃烧后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气体,生成的气体被导入红外吸收池中,当特定波长的红外光通过吸收池时,能产生强烈的光吸收,由探测器转发为信号,经计算机输出结果,但市面上所使用的碳硫分析仪大部分都未对检测后的尾气进行处理,其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长期直接排放于空气中,会污染实验室内部空气,危害人员的健康,对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尽管目前出现了一些针对尾气的处理装置,但是其处理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不能保证各类有害气体在尾气处理装置中被充分的吸收或反应掉。
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218618.6,公开日为2013年10月16日,专利名称为“一种尾气处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为:包括气体过滤筒、进气接口、出气接口、进气盖、出气盖,所述进气接口通过进气盖与气体过滤筒一端连接,所述出气接口通过出气盖与气体过滤筒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过滤筒内设置有气体吸收剂,气体过滤筒与进气盖和出气盖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出气接口与出气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进气接口与进气盖采用螺纹连接,所述气体吸收剂包括一氧化碳吸收剂,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吸收剂,氧化氮、硫化氢、甲烷气体吸收剂。该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控制高频红外碳硫仪、以及同类型检测分析仪所排放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氮,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多种气体在气体过滤筒中采用吸收剂混合处理,由于气体流动性强,气体在过滤筒内的停留时间较为短暂,不能保证各类有害气体被充分的吸收掉,处理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碳硫分析仪器尾气处理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用碳硫分析仪尾气净化处理装置,解决了现有尾气处理装置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增加了气体在净化处理装置中的停留时间,保证了有害气体在处理装置中被充分处理掉,提高了尾气的净化处理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实验室用碳硫分析仪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包括尾气净化处理箱,所述尾气净化处理箱内设置有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分别通过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依次连接,第一排气管出气口依次设置有第一气敏传感器和第一进气电磁阀,第一气敏传感器和第一进气电磁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回气管,第一回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一回气电磁阀,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出气口依次设置有第二气敏传感器和第二进气电磁阀,第二气敏传感器和第二进气电磁阀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回气管,第二回气管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二回气电磁阀,第三吸收罐设置有出气管,所述第一气敏传感器、第二气敏传感器、第一进气电磁阀、第二进气电磁阀、第一回气电磁阀和第二回气电磁阀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吸收罐、第二吸收罐和第三吸收罐均设置有排液阀,第一吸收罐的排液阀上端还设置有滤网。
优选地,所述出气管的出气口依次设置有分别与PLC控制系统连接的第三气敏传感器和出气电磁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赛恩思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84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