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钢结构角钢构件修复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7752.8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40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范雪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鹤之峰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损伤 本实用新型 建筑钢结构 加固结构 角钢构件 焊接工艺 结构损伤 金属表面 可设计性 受损构件 外部载荷 修复工艺 应力集中 传统的 原结构 传递 抗酸 固化 粘贴 缠绕 腐蚀 缓解 制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角钢构件修复加固结构,利用缠绕包裹等方式将FRP布粘贴或包裹在损伤金属表面,通过一定的固化方式将受损构件与FRP布形成整体,通过传递作用使部分外部载荷传递到FRP布,降低结构损伤部位的应力集中,制止或缓解损伤;本实用新型加固和修复效果好,对原结构损伤小,操作简单,且具有优异的抗酸、碱、盐等腐蚀能力,可设计性强,对于不同的损伤可通过改变修复工艺来提高结构的修复效果,丰富了修复手段,这对于传统的焊接工艺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钢结构修复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钢结构角钢构件的修复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建筑钢结构修复加固方法包括铆接、螺接或焊接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原结构的承载能力,但这些修复加固方法又带来新的问题。如采用铆接或螺接的修复方法,需要在损伤部位进行开孔、锉铣等工艺,不仅工艺复杂,效率低,还会削弱原结构的受力界面形成新的应力集中。采用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作用容易造成焊接部位组织劣化、韧性下降,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变差且焊后结构内部留有残余应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传统建筑钢结构修复加固方法的不足,可以考虑使用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进行全新的建筑钢结构修复加固方法。该技术利用缠绕包裹等方式将FRP布粘贴或包裹在损伤金属表面,通过一定的固化方式将受损构件与FRP布形成整体,在外部载荷作用下,通过传递作用使部分载荷传递到FRP布,降低结构损伤部位的应力集中,制止或缓解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角钢构件的修复加固结构,包括有角钢构件、填充物、FRP加固段、FRP加固收口端组成;所述FRP加固段为角钢构件因受损而需被修复加固的部分,使用FRP布缠绕锚固;所述FRP加固收口端为布置在FRP加固区两端延伸长度为30-40mm的加固收口端,使用FRP布缠绕锚固;所述填充物用作于FRP加固段和FRP加固收口端与角钢构件被修复加固部分的空隙的填充。
作为优选,所述填充物为泡沫混凝土填充物;
作为优选,所述FRP加固段使用FRP和FRP加固收口端使用FRP布缠绕锚固;
作为优选,所述FRP加固收口端长度为35mm。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FRP采用直接包裹的形式修复角钢损伤结构,对原结构损伤小,基本不破坏原结构的整体性,不会形成新的应力集中,对母材无二次损伤;FRP材料密度低、比强度和比刚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在达到同等修复效果情况下,FRP修复角钢结构几乎不增加原结构质量;FRP具有优异的抗酸、碱、盐等腐蚀能力,在保证有效包裹的情况下,FRP对包裹区域形成封闭结构,对腐蚀环境起到很好的隔离保护作用;FRP可设计性强,对于不同的损伤可通过改变修复工艺来提高结构的修复效果,丰富了修复手段;FRP操作简单和可成形性强,通常FRP为柔性,采用包裹手糊粘贴的方式就可以修复复杂曲面结构,这对于传统的焊接工艺具有明显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修复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切面示意图。
其中:1为角钢构件,2为填充物,3为FRP加固段,4为FRP加固收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阐述,现结合附图1做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一种角钢构件的修复加固结构,包括有角钢构件1、填充物2、FRP加固段3、FRP加固收口端4组成;所述FRP加固段3为角钢构件1因受损而需被修复加固的部分,使用FRP布缠绕锚固;所述FRP加固收口端4为布置在FRP加固段3两端延伸长度为30-40mm的加固收口端,使用FRP布缠绕锚固;所述填充物2用作于FRP加固段3和FRP加固收口端4与角钢构件1被修复加固部分的空隙的填充。
具体实施中,所述填充物2为泡沫混凝土填充物,所述FRP加固段3和FRP加固收口端4使用FRP布缠绕锚固,所述FRP加固收口端4长度为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鹤之峰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鹤之峰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77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水泥填缝枪
- 下一篇:一种既有玻璃幕墙的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