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5315.2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9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得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远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杜立光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基材层 胶粘层 贴附 热熔胶层 保护层 保护膜 热封胶 本实用新型 建筑板材 室内装修 耐酸碱腐蚀性能 板材外表面 聚合物薄膜 安全环保 加工工序 生产效率 自身材料 底面 刮花 耐摩 脱模 清洁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第一胶粘层、聚合物基材层、第二胶粘层和保护层,热熔胶层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贴附于板材上,第一胶粘层用于将热熔胶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上,聚合物基材层采用聚合物薄膜,聚合物基材层通过第一胶粘层贴附于热熔胶层的底面,第二胶粘层用于将保护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上,保护层用于防止聚合物基材层被刮花,保护层通过第二胶粘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上。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板材自身材料的特性下,使得板材具有较好的耐摩、耐酸碱腐蚀性能,同时还可保证板材外表面保持光亮清洁,容易脱模,安全环保无污染,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封胶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
背景技术
目前,在室内装修和建筑材料行业中,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成为室内装修和建筑中主要应用的板材原材料。然而,现有的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的耐磨性和抗化学酸碱腐蚀性能相对较弱,导致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的表面容易留下划痕、出现变色等现象,并且使用寿命短,不易清洁,周转次数低。此外,市面上的板材表面强化型的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为防止板材在搬运、加工、贮存及安装使用的过程中表面划伤、污染和磨损等,在实木板和超压胶合板等板材等表面覆盖一层用于保护片材或板材的PE保护膜,但是,由于PE保护膜的耐磨性、抗化学酸碱腐蚀性能、以及机械性能相对较弱,不仅仍然容易出现划伤、腐蚀保护膜的现象,而且还存在不环保、加工工序复杂、生产成本高、做加强硬化处理后的板材柔韧性较差、不能随意造型等问题,使用这种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做出的模板可以将模板的周转次数由目前行业的最多 20次提升到50次以上,极大节省了木材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在不改变板材自身材料的特性下,使得板材具有较好的耐摩、耐酸碱腐蚀性能,周转次数高,同时还可保证板材外表面保持光亮清洁,容易脱模,安全环保无污染,加工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可操作性强的用于室内装修或建筑板材的新型热封胶保护膜,它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热熔胶层、第一胶粘层、聚合物基材层、第二胶粘层和保护层,所述热熔胶层用于将热封胶保护膜固化贴附于板材上,所述第一胶粘层用于将热熔胶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所述聚合物基材层采用可抗双向拉伸的有色或纯色PET聚合物薄膜、PP聚合物薄膜或者尼龙薄膜,所述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一表面通过第一胶粘层贴附于热熔胶层的底面,所述第二胶粘层用于将保护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所述保护层用于防止聚合物基材层被摩擦刮花,所述保护层通过第二胶粘层贴附于聚合物基材层的第二表面上。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热熔胶层采用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或聚酰胺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物涂覆形成,所述热熔胶层的厚度为8至100微米。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胶粘层采用聚乙烯亚胺或者硅烷偶联剂。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一胶粘层的厚度为0.01至0.05微米。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聚合物基材层的厚度为12至100微米。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胶粘层采用光固化附着力促进剂。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第二胶粘层的厚度为0.01至0.05微米。
为了进一步实现本发明,所述聚合物基材层为红色、黑色或者蓝色或其他的有色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远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远笛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5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