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客输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4909.1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668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晃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23/00 | 分类号: | B66B23/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降板 乘客输送机 表面板 贯通孔 切口部 棒状部件 两侧设置 上下方向 移动方向 梯级面 移动部 专用的 卸下 横跨 步行 贯通 堵塞 | ||
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无需使用专用的工具,一人就能够将乘降板卸下。乘客输送机在梯级面(21)的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两侧设置有乘降板(40),乘降板(40)具备具有步行面的表面板(42),其特征在于,乘降板(40)具备:形成在表面板(42)的端部的切口部(70)或者沿上下方向贯通表面板(42)的贯通孔(170);棒状部件(72),横跨切口部(70)或者贯通孔(170);以及盖(74),堵塞切口部(70)或者贯通孔(170)。
本申请以2017年8月9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154062号为基础,且享受该申请的优先权,本申请通过参照该申请而包含该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等乘客输送机的乘降场所设置有乘降板,利用者在乘降乘客输送机时在该乘降板的上方通过。在乘降板的下方收纳有乘客输送机的驱动装置等,因此,在进行乘客输送机的维护检修时需要将乘降板卸下。
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那样,在此前的一般的乘降板中,在左右两处设置有螺纹孔,在乘客输送机的运转中这些螺纹孔由螺钉封闭。进而,在将乘降板卸下的情况下,从乘降板将左右的螺钉拆卸而在各个螺纹孔中旋入专用的工具、或者将左右的螺钉旋松而分别用专用的工具保持各个螺钉的头部,两名作业者同时拉拽专用的工具而将乘降板抬起。
并且,例如如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那样,提出有如下的方案:在乘降板设置螺纹孔以外的特殊的构造物,使用专用的工具将乘降板卸下。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如下方案:在乘降板设置贯通孔、从下方封堵贯通孔的堵塞体、以及将堵塞体朝上方推压的推压部件,作业者将堵塞体压下而将专用的工具插入贯通孔,拉拽专用的工具而将乘降板抬起。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55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47747号公报
但是,为了将在左右两处设置有螺纹孔的一般的乘降板卸下,如上所述需要两名作业者。并且,关于设置有螺纹孔的上述乘降板、或设置有螺纹孔以外的特殊的构造物的乘降板,为了将其卸下需要专用的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使用专用的工具、一人就能够将乘降板卸下的乘客输送机。
实施方式的乘客输送机为,在梯级面的移动部的移动方向两侧设置有乘降板,其特征在于,上述乘降板具备:表面板,具有步行面;形成在上述表面板的端部的切口部或者沿上下方向贯通上述表面板的贯通孔;棒状部件,横跨上述切口部或者上述贯通孔;以及盖,堵塞上述切口部或者上述贯通孔。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切口部或者上述贯通孔形成在上述表面板的宽度方向的中央。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具备保持上述棒状部件的保持部。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棒状部件是截面呈圆形的棒状的部件,利用上述保持部保持上述棒状部件的上述盖能够以上述棒状部件为旋转轴旋转。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盖的下方、且是在相比上述棒状部件靠输送机外侧的部位,具备与上述盖抵接的突起。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盖的下表面设置有倾斜面,以使得上述盖随着从靠输送机外侧的端部趋向上述保持部而变厚。
也可以形成为,在上述盖的靠输送机外侧的端部和与上述盖相邻的部件之间存在间隙。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与上述表面板由相同材料构成。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由树脂构成。
也可以形成为,上述盖由铝构成。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侧方观察实施方式的自动扶梯1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电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电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49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