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式的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83358.7 | 申请日: | 2018-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42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林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04 | 分类号: | B01F9/04;B01F15/00;B01D11/02;A23F3/18;C07G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体 通口 滚筒式 搅拌装置 浸提 支架 本实用新型 驱动传动轴 罐体转动 减震支脚 茶多酚 减震圈 驱动 罐体结构 稳固连接 影响罐体 有效解决 茶叶渣 搅拌罐 朝上 排出 入料 原液 茶叶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多酚提取技术,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滚筒式的搅拌装置。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滚筒式的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减震圈、搅拌驱动、支架和减震支脚。采用滚筒式搅拌罐进行茶多酚浸提作业,于罐体一侧设置通口:当搅拌驱动驱动传动轴带动罐体转动至通口朝上,此时由通口加入茶叶和液体;当搅拌驱动驱动传动轴带动罐体转动至通口朝下时,浸提完成后的茶叶渣和浸提原液可通过通口排出。该罐体结构可有效降低现有罐体较高,入料不方便的问题。而且罐体与支架之间的减震圈、支架下面的减震支脚都可有效解决罐体搅拌时,罐体容易产生震动,可能影响罐体上各种设备的稳固连接,对罐体所在位置的地面也将造成一定的损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多酚提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的是一种滚筒式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pH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因此茶叶提取茶多酚的过程都需要采用水高温浸提工序。浸提作业一般在罐体内进行。
现有技术中罐体多为竖立设置,进料口位于罐体上面,出料口位于罐体下面,一般的罐体都比较高,进料时需采用提升设备或吊装设备,进料麻烦。而且为了加快浸提作业,罐体内通常设置有搅拌装置,搅拌时,罐体容易产生震动,可能影响罐体上各种设备的稳固连接,对罐体所在位置的地面也将造成一定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滚筒式的搅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滚筒式的搅拌装置,包括罐体、减震圈、搅拌驱动、支架和减震支脚。
所述罐体为圆筒状,罐体的中轴线与水平线平行;罐体一侧面中间设有传动轴,罐体上设有一通口。浸提作业时,茶叶、液体分别从通口进入罐体,或从通口排出罐体。
所述罐体内径向向内至少设有两长凸板,长凸板的长度不小于罐体长度的一半;长凸板外侧设有若干贯穿长凸板的条孔。罐体内设的长凸板可充当搅拌叶,用于提高茶多酚的提取效率。
所述罐体外壁设有若干凹槽;所述减震圈宽度、内径均与凹槽向适配;减震圈与凹槽之间嵌置有润滑钢球;所述减震圈外面设有一减震层,减震圈固定于支架上面。罐体与支架之间设置的减震圈既可以确保罐体的滚动搅拌,又可有效消除罐体滚动搅拌时产生的振动。
所述搅拌驱动安装于支架上面的一侧,搅拌驱动连接于传动轴,搅拌驱动用于驱动传动轴带动整个罐体绕罐体中轴线转动。
所述减震支脚安装于支架的下面,提高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减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滚筒式搅拌罐进行茶多酚浸提作业,于罐体一侧设置通口:当搅拌驱动驱动传动轴带动罐体转动至通口朝上,此时由通口加入茶叶和液体;当搅拌驱动驱动传动轴带动罐体转动至通口朝下时,浸提完成后的茶叶渣和浸提原液可通过通口排出。该罐体结构可有效降低现有罐体较高,入料不方便的问题。而且罐体与支架之间的减震圈、支架下面的减震支脚都可有效解决罐体搅拌时,罐体容易产生震动,可能影响罐体上各种设备的稳固连接,对罐体所在位置的地面也将造成一定的损坏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内径由靠近传动轴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通口位于罐体于远离传动轴的一侧。罐体内壁成锥状,可便于茶叶渣、原液由通口排出。
优选的,所述搅拌驱动与支架之间设有减震垫,可消除搅拌驱动作业时产生的震动。
优选的,所述搅拌驱动为蜗轮蜗杆减速电机,可有效控制罐体的转动速度、转动方向。
优选的,所述长凸板为网板,结合长凸板外侧的条孔,罐体滚动、转动时,罐体内液体可从网板的孔隙和条孔内流动,同时茶叶由长凸板不同搅动,浸渍在液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金绿源(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833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物料腐熟剂生产用全自动液固混合机
- 下一篇:一种肿瘤科配药用混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