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保护板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70622.3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4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钟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鑫达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陈益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板 测试设备 超级电容 开关电源 主控芯片 比较器 短路 单片机主控模块 短路保护模块 本实用新型 反相输入端 负极 回路检测模块 基准电压模块 正极 并联连接 电压产生 电源引脚 恒流模块 输出引脚 正输出端 测试模 输出地 电阻 均衡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护板测试设备,所述测试设备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均与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的基准电压模块、电压产生及自耗均衡测试模、恒流模块、回路检测模块以及短路保护模块,所述短路保护模块包括若干个并联连接的超级电容,开关电源、短路主控芯片、比较器以及MOS管,超级电容的正极与保护板的输出地P‑及开关电源的正输出端连接,超级电容的负极与开关电源负极相连,并通过MOS管与保护板的地B‑相连,所述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短路主控芯片的输出引脚端连接,且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还通过一电阻与所述短路主控芯片的电源引脚端连接。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准确地测试保护板各项性能的测试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板测试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可准确测试保护板各项性能的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动力锂电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市面的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电动大巴都用到了锂电池。锂电池性能决定了其使用的时候必须配备多串的保护板,保护板主要功能是保护锂电池,其基本性能参数有充电电压保护(电池电压充的过高开启保护功能,防止造成电池爆炸)、放电电压保护(电池电压放的过低开启保护功能,防止造成电池电压过低后报废)、过放电流保护(使用的过程中负载电流过大时开启保护功能)、过充电流保护(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过大开启保护作用)、短路保护(使用过程中电池正负极短路开启保护作用)、充放电恢复功能(充放电保护后电池能否恢复使用)、自耗电(因为保护板的电路性能电芯一般在放置过程中会产生消耗电流)、均衡(充电过程中将电池电压拉平)。保护板的每项性能参数出问题都可能对电池造成致命伤害,所以每块保护板必须测试。
在国家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的背景下,锂电池需求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保护板的测试问题成为保护板加工厂一个头痛的问题。在市面上有些工程师开发出了一些测试治具,手动的调整每节的电压然后判断保护板有没有保护,用电池和负载仪去测试保护板过流保护。这样的治具会出现功能测试不全(比如短路保护时间,自耗电等)、功能漏测等问题。有些专业设备公司开发出的动力电池保护板测试设备也会出现电压测试不准、短路(uA级别)测试不出来的状态、过流采用模拟测试(测试不出真实性能)、保护板MOS出现漏电流状态测试不出来、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保护板测试设备存在着以下缺陷:
(1)在测试保护电压的时候为了追求测试速度,会将电压上升的速度提快,这样会导致测试出的保护电压不准
(2)测试带均衡的保护板的时候因为线路会有电流,这样采样出的保护电压会有非常大的偏差。
(3)因为无法提供大的工作电流,测试设备一般会使用模拟测试看看保护板是否有过流保护,这样测试不出保护板的真实过流值。因为保护板在实际使用中,采样电阻本身会发烫,这样采样电阻阻值会发生变化,真实的保护电流也会发生变化,如果使用模拟测试可能无法测试出保护板性能
(4)短路保护一般需要提供几百安以上的电流,保护板才会发生短路保护,而且电流要在瞬间(微妙级别)达到峰值。这样如果用开关电源来设计的话成本会特别高,而且未必能测试出实际效果。如果用电芯接上保护板直接短路测试是无法测试出短路时间的而且电芯电压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测试效果
(5)在测试保护板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测量MOS管的控制电压来检测保护板有没有保护时,是无法检测出保护板的性能的。因为在实际接触中发现有时MOS管也会出现保护后,还有漏电流的状态
因此,针对市面上保护板测试设备的各种功能不全,测试复杂,测试不精准等缺陷,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地测试保护板各项性能的测试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地测试保护板各项性能的测试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鑫达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鑫达能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706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