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8169.2 | 申请日: | 201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03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明;魏建军;范优铭;徐永红;戴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19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高桂珍 |
地址: | 21316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板 预制梁 预制 插孔 连接节点 本实用新型 插槽 凸台 建筑工程领域 防水性能 连接方便 插接 咬合 钢筋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属于建筑工程领域。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梁和预制外墙板,所述的预制梁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插槽和多个沿高度方向贯穿凸台的插孔一,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一端设有与插孔一对应的插孔二,预制外墙板该端通过两端分别插接在插孔一和插孔二中的钢筋与预制梁连接,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与插槽咬合的T形钢,相邻两块所述的预制外墙板通过预制梁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连接方便可靠,且预制梁与预制外墙板的连接处防水性能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装配式框架结构能大幅提高建造能力和建造速度,节省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保障了建造质量。装配式框架结构体系中连接方式是该结构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该结构的薄弱环节,只有预制构件的接合部位有可靠的连接,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常常涉及到预制外墙板和预制梁的连接,预制外墙板和预制梁的连接可靠性是控制框架结构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预制外墙板和预制梁的连接不仅要可靠,还需要装配方便,同时,相邻外墙板接缝处需要有较好的防水性能。
现有专利申请号CN201720337918.4,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2月13日,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该申请案涉及一种预制梁与预制墙板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墙板和预制梁,所述预制墙板的至少一墙板面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顶面低于所述预制墙板的顶面,所述凸柱的顶部设有穿接件,所述预制梁设有穿接孔,所述预制梁搭接在所述凸柱的顶部,所述穿接件伸入所述穿接孔中,所述预制墙板具有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该申请案通过插入预制梁的穿接孔中的穿接件将预制墙板与预制梁形成有效的干式连接,凸柱的设置,可简化安装工艺,预制梁可直接吊装到设置在预制墙板上的凸柱上,不会碰坏墙板,安装的空间也较大,大大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效率,提高了建造速度。但是,该申请案的结构只能实现预制墙板上端与预制梁下端的连接,预制墙板的下端不能够与预制梁上端连接,预制梁的上下两端不能够同时连接预制墙板,不能够同时实现预制梁与两块预制墙板的连接,使用不方便,同时,该申请案的接缝处防水性能不好,雨水易从接缝处由墙板外部渗入到墙板内部。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预制外墙板与梁构件在连接时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预制梁与预制墙板在竖直方向上的持续连接,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连接方便可靠,同时,预制梁与预制外墙板在连接处形成企口,预制梁与预制外墙板的连接处防水性能好。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预制外墙板与预制梁的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梁和预制外墙板,所述的预制梁设有凸台,所述的凸台上设有插槽和多个沿高度方向贯穿凸台的插孔一,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一端设有与插孔一对应的插孔二,预制外墙板该端通过两端分别插接在插孔一和插孔二中的钢筋与预制梁连接,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另一端设有能够与插槽咬合的T形钢,相邻两块所述的预制外墙板通过预制梁进行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上端顶部内侧设有与凸台下部配合的凹槽一,所述的插孔二设于凹槽一的底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顶部外侧设有凹槽二,所述的凹槽一与凹槽二之间形成一凸头一,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上端与预制梁连接后,所述的凸头一的内侧壁与预制梁的凸台的外侧壁贴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下端底部内侧设有与凸台上部配合的凹槽三,所述的T形钢固连在凹槽三的底部,所述的预制外墙板的下端底部外侧设有与凹槽二契合的凸头二,所述的凹槽三与凸头二之间形成一与凸头一配合的台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816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PC墙体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钢框架剪力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