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电磁涡流室内取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63166.X | 申请日: | 2018-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66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星颖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商小川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发热层 涡流 室内取暖装置 发热单元 高频电磁 电磁辐射 本实用新型 热转换效率 外壳装饰层 固定相连 散热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频电磁涡流室内取暖装置,包括外壳装饰层(1)、散热单元(2)和发热单元(9),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9)包括第二金属发热层(7),第一金属发热层(3)与第二金属发热层(7)固定相连。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不够方便、热转换效率低、高电磁辐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取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电磁涡流室内取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国南方地区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追求需要冬季室内取暖。但由于铺设集中供暖设备管路的成本和管路传输的热量损失等问题一直难以解决,导致目前大部分南方人们冬季仍然还生活在跟过去一样温度环境比较湿冷的室内。无论是集中供暖,还是独户安装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蓄热性电锅炉作为热源供暖,其投入和运行费用都是比较高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专利201720677257.X提出了一种高频电磁室内取暖装置,这种取暖装置采用高频交变磁场在金属板上激发感应电流(涡流),通过感应电流在金属板上产生电阻热从而实现取暖。此专利虽然解决了通过交变磁场在金属板上生热的问题,但是还存在以下问题:
1) 效率还不够高,此设计存在一个缺陷,产生交变磁场的线圈周围只有一面发热板,交变磁场只作用在这一个板上,其它没有作用到发热板上的交变磁场通过电磁波形式耗散掉;
2) 存在健康安全隐患,由于大量的能量通过电磁波形式耗散掉,处在装置附近的人都会受到严重的电磁波辐射;
3) 集成式设计,维修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频电磁涡流室内取暖装置,具有模块化设计、更高的热转换效率、更低的辐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不够方便、热转换效率低、高电磁辐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频电磁涡流室内取暖装置,包括外壳装饰层、散热单元和发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单元包括第二金属发热层,第一金属发热层与第二金属发热层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金属发热层和第二金属发热层之间的边上固定连接有一周屏蔽层。
所述散热单元内具有一个容纳腔,发热单元放置于散热单元的容纳腔内。
所述第二金属发热层外表面经导线串联连接,且在外表面连接一定长度的电感线并将其导出装置外部。
所述外壳装饰层打有孔洞,孔洞均匀分布在外壳装饰层表面,外壳装饰层与散热单元通过扣压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外壳装饰层边上还具有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
1)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二金属发热板,将整个高频发热线圈使用金属发热板包围,提升了热转化率、减小了能量损失,升温速度更快,投入和运行费用低;
2)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金属发热板和屏蔽层,将整个高频发热线圈使用金属发热板包围,将电磁波完全阻隔在金属板的密闭空腔内,消除了电磁污染;
3) 通过对外壳装饰层、发热单元与散热单元的分离设计,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金属发热板上增加接地线,消除了设备上可能产生的静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壳装饰层轴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热单元的轴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星颖,未经陈星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631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浴霸的多方向出气结构
- 下一篇:远红外及对流电热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