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层绞式非铠装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9266.7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3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曼光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铠装光缆 玻璃纤维层 隔热效果 包覆 护套 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本实用新型 隔热单元 层绞式 防火层 外周面 云母层 绞式 缆芯 涂覆 外周 种层 铝塑复合带 玻璃纤维 光缆技术 内周面 防火 光缆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属于光缆技术领域,解决了光缆隔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包括缆芯本体,缆芯本体的外周面依次包覆有铝塑复合带、护套和防火层,护套和防火层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层绞式非铠装光缆隔热效果的隔热单元,隔热单元包括包覆于护套外周面的玻璃纤维层和包覆于玻璃纤维层外周面的云母层,玻璃纤维层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涂覆有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本实用新型的层绞式非铠装光缆,通过涂覆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的玻璃纤维和云母层,使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且还具有防火、较高强度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层绞式非铠装光缆。
背景技术
光纤,是一种达致光在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中的全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光缆是一定数量的光纤按照一定方式组成缆心,外包有护套,有的还包覆外护层,用以实现光信号传输的一种通信线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的传送量迅速增长,光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光缆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导致各材料之间产生不同的热胀冷缩,严重时导致松套管回缩,致使松套管内的光纤受力,光纤产生弯折,从而影响通信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且还具有防火、高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包括缆芯本体,所述缆芯本体的外周面依次包覆有铝塑复合带、护套和防火层,所述护套和防火层之间设置有用于提高层绞式非铠装光缆隔热效果的隔热单元,所述隔热单元包括包覆于护套外周面的玻璃纤维层和包覆于玻璃纤维层外周面的云母层,所述玻璃纤维层的内周面和外周面均涂覆有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母层和玻璃纤维层,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燃烧和隔热性能,通过玻璃纤维层和云母层的相互配合,在外部环境温度发生改变时,能够避免高温传递到层绞式非铠装光缆的内部,起到良好的隔热效果,玻璃纤维层表面涂覆纳米二氧化硅气凝胶,进一步提高了层绞式非铠装光缆的隔热效果,防止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内部材料之间产生热胀冷缩而影响其通信性能。该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其不仅具有良好的隔热效果,而且还具有防火、高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火层是由含阻燃剂的聚烯烃热塑性复合材料制成的防火层,所述云母层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为钢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提高了层绞式非铠装光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护套外周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呈半圆柱形设置且半径小于护套厚度的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不仅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而且增加了护套的变形空间,在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受到外部压力时,可以有效的分散作用力,减小了层绞式非铠装光缆出现断裂损坏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缆芯本体包括中心加强件、若干围绕中心加强件外周面紧凑绞合成圆形的光纤单元以及用于填充光纤单元和铝塑复合带之间缝隙的缆膏,所述光纤单元包括松套管、套设于松套管内的光纤以及用于填充光纤和松套管之间缝隙的纤膏,所述光纤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纤套设于松套管内,且光纤和松套管之间的缝隙通过纤膏填充,防止缆芯本体内部出现空腔而影响缆芯本体的强度;同时中心加强件进一步提高了层绞式非铠装光缆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加强件设置为钢丝,所述纤膏、缆膏均设置为防水油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仅使中心加强件的加工更方便,而且防水油膏可以起到良好的阻水效果,进而提高了缆芯本体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缆膏内均匀分布有颗粒活性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曼光缆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曼光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92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