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蛎养殖固定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6611.1 | 申请日: | 2018-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38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康清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海市顺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1/54 | 分类号: | A01K6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1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竿 桩尖 固定桩 套筒 固定件 支撑架 支撑脚 海蛎 本实用新型 海浪冲击 头部设置 影响寿命 养殖 摇晃 支撑 破损 松动 架设 泥土 侧面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蛎养殖固定桩,包括竹竿、桩尖、固定件和支撑架,所述竹竿一端与桩尖连接;所述固定件设于竹竿与桩尖连接部,将两者固定;所述支撑架设有套筒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倾斜设于套筒侧面,所述竹竿置于套筒内。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竹竿头部设置桩尖,有利于保护竹竿的头部,避免破损,影响寿命,也更容易将竹竿插入泥土中,提高牢固程度;通过增加支撑架,减少竹竿在海浪冲击的情况下的摇晃程度,避免因竹竿松动影响支撑效果。该结构的固定桩造价便宜,施工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海蛎养殖固定桩。
背景技术
牡蛎别名又叫生蚝,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要补锌可以常吃牡蛎或蛋白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贝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丰富,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誉为“海中牛奶”。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目前,牡蛎养殖方式主要是采用吊养方式,即将已附着牡蛎幼苗的牡蛎壳或扇贝壳分成若干片,间隔夹在养殖棕绳上,再将养殖棕绳挂到海水中养殖,这种方式养殖成本低,有利于小型个体户化养殖。
吊养方式的养殖通常采用竹竿作为桩,将竹竿头部削尖,人力将其插入泥土中,在桩的一定高度上绑上横绳,横绳上挂上竖绳作为牡蛎的附着物。由于养殖场位于浅滩区表层泥土较软,受到海潮的冲刷,造成插入泥土中的竹竿倾斜,甚至被拔起漂浮于海水上,因此,需要将竹竿插入深层泥土中,但深层泥土中可能存在石块,造成竹竿尖锐头部钝化而很难深入;或者在海水多次冲刷下,竹竿被不断的晃动,造成松动,最后倾斜甚至拔出,需要重新进行人工安插,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插入方便、稳定性好的海蛎养殖固定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海蛎养殖固定桩,包括竹竿、桩尖、固定件和支撑架,所述竹竿一端与桩尖连接;所述固定件设于竹竿与桩尖连接部,将两者固定;所述支撑架设有套筒和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倾斜设于套筒侧面,所述竹竿置于套筒内。
所述桩尖为楔形或锥形。
所述支撑脚设有3-5个。
所述支撑脚底部设有支撑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竹竿头部设置桩尖,有利于保护竹竿的头部,避免破损,影响寿命,也更容易将竹竿插入泥土中,提高牢固程度;通过增加支撑架,减少竹竿在海浪冲击的情况下的摇晃程度,避免因竹竿松动影响支撑效果。该结构的固定桩造价便宜,施工简单方便,使用效果好,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蛎养殖固定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2所示,一种海蛎养殖固定桩,包括竹竿1、桩尖2、固定件3和支撑架4,所述竹竿1一端与桩尖2连接;所述固定件3设于竹竿1与桩尖2连接部,将两者固定;所述支撑架4设有套筒41和支撑脚42,所述支撑脚42倾斜设于套筒41侧面,所述竹竿1置于套筒41内。
所述桩尖2为楔形或锥形。
所述支撑脚42设有3-5个。
所述支撑脚42底部设有支撑板4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海市顺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龙海市顺清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66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活体蜜蜂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海蛎养殖架打桩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