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4919.2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141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逸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逸丹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E03B11/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王少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池本体 消防池 隔板 污水处理 驱动电机 蓄水腔 水泵 过滤 驱动电机输出轴 污水处理技术 循环过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 表面缠绕 大型杂质 两侧内壁 循环过滤 过滤板 过滤层 回流管 接收管 净化腔 净化箱 开口处 连接带 连接轮 两侧面 水回流 排出 污水 净化 分割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水池本体的内部分割为蓄水腔和净化腔,所述水池本体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水池本体开口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轮,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缠绕有连接带。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和水泵,使得大型杂质在过滤板上得到过滤从而进行收集,小型杂质通过接收管进入净化箱内部,通过多个过滤层进行逐级净化的效果,水泵带动过滤后的水回流至蓄水腔内部,最终通过回流管再次排出,从而形成完整的循环过滤系统,从而达到了循环过滤的目的,解决了污水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
背景技术
消防水池是人工建造的供固定或移动消防水泵吸水的储水设施,当出现市政给水管网或入户引入管不能满足室内和室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时,采用一路消防供水或只有一条入户引入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市政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小于建筑室内外消防给水设计流量等规定之一时,都应当应设置消防水池。
消防池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会产生污水汇集在其内部,污水除了含有大量的硫酸外,还有砷、铅、镍、镉、铜、氟和氯等杂质。酸性污水若不妥善处置,会造成有价金属资源的严重浪费,更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具备循环净化的优点,解决了污水影响外界环境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循环净化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包括水池本体,所述水池本体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水池本体的内部分割为蓄水腔和净化腔,所述水池本体的两侧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水池本体开口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轮,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的表面缠绕有连接带,两个连接带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两个所述连接环的底端均与过滤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板位于蓄水腔的内部,所述隔板的内部固定安装六个接收管,所述接收管的输入口位于隔板的上表面,所述接收管的底端延伸至净化腔的内部并与合流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合流管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输入管,所述输入管底端固定连接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从左往右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内部均开设有贯穿槽,三个贯穿槽相互连通形成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输出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水箱相连通,所述水池本体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口延伸至净化腔的内部并与储水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口固定连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输出口延伸至蓄水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水池本体的左侧面固定安装有明矾存储箱,所述明矾存储箱的输出口延伸至蓄水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为活性炭吸附层,所述第二过滤层为天然纤维层,所述第三过滤层为生物填料过滤层。
优选的,所述连接槽为曲折放置,所述连接槽至少曲折四个周期。
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面积的比例为1:2:3。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污水处理的消防池,通过设置驱动电机、过滤板、净化箱和水泵,使得大型杂质在过滤板上得到过滤从而进行收集,小型杂质通过接收管进入净化箱内部,通过多个过滤层进行逐级净化的效果,水泵带动过滤后的水回流至蓄水腔内部,最终通过回流管再次排出,从而形成完整的循环过滤系统,从而达到了循环过滤的目的,解决了污水对外界环境造成污染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逸丹,未经陈逸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49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卫厕污水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切换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