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胞捕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2288.0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2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顾志鹏;李重阳;宋建军;李建霖;刘勇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2387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形变层 捕获 细胞捕获装置 管口 细胞 本实用新型 管口内壁 光源 照射 细胞分离技术 捕获位置 光源设置 生产要求 形变 变小 加工 破损 变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细胞捕获装置,所述细胞捕获装置包括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管口内壁设置有光致形变层,所述管口内径不小于待捕获细胞的直径;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毛细管外侧,所述光源能够透过所述毛细管照射所述光致形变层,所述光致形变层经照射后发生形变使所述管口内径变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细胞捕获装置在毛细管的管口内壁设置光致形变层,通过光致形变层的变形改变管口内径,实现对待捕获细胞的捕获,降低了要求毛细管直径小于待捕获细胞直径的生产要求,从而降低了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而且管口捕获位置处设置的光致形变层,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待捕获细胞,避免了待捕获细胞破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胞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胞捕获装置。
背景技术
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已广泛应用于单细胞PCR扩增、基因组测序和组织工程研究等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单个肿瘤细胞的有效分离成为了肿瘤细胞发生的分子机制、肿瘤细胞的靶向治疗以及微环境相互作用等研究中迫切解决的难题之一。
目前常见的单细胞分离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荧光流式细胞技术分离法:该方法可有效获得单个细胞,但是对细胞仪的性能要求较高,且仪器价格高昂;
2)激光显微切割术:能够从组织中分离单个细胞,但是不适用于细胞培养与扩增,需要操作者技术纯熟;
3)显微操控仪:采用显微操控技术从单细胞悬液中吸取单细胞,但仪器成本较高,且操作复杂;
4)手工机械分离法:在倒置显微镜下直接分离细胞,但容易损伤细胞;
5)口吸法:通过对呼吸力道的控制,在倒置显微镜下利用一个尖端直径小于待捕获细胞直径的毛细管辅助手工的分离操作,通过负压将活力好的单细胞捕获在毛细管中。该方式温和、精确,每个待选细胞状态在显微镜下一清二楚;对细胞的损伤较小,但是对于操作人员的熟练度要求非常高。
另外,以上分离方法除了第一种,其余分离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均可能对细胞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细胞捕获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加工难度低,成本较低,操作简便高效。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细胞捕获装置,包括:
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管口内壁设置有光致形变层,所述管口的内径不小于待捕获细胞的直径;
光源,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毛细管外侧,所述光源能够透过所述毛细管照射所述光致形变层,所述光致形变层经照射后发生形变使所述管口内径变小。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环绕设置在所述毛细管的管口周围。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致形变层为光致形变聚合物或光致伸缩铁电陶瓷。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毛细管由透光材质制成。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光材质为玻璃、石英、PMMA或PC。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光材质在所述光源的照射下不发生化学反应。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为LED或激光器。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固连在所述毛细管上。
作为细胞捕获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具有杀菌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东阳光科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22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基因检测的试剂盒
- 下一篇:一种尿液病原微生物富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