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鼠颈静动脉防脱插管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41115.7 | 申请日: | 2018-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4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来志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圣苏新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7/00 | 分类号: | A61D7/00;A61B5/1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10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套管 防脱 本实用新型 大鼠颈 缝合 截取 皮下 套接 动脉 插管端部 大鼠颈部 生命安全 改良性 近端部 颈动脉 颈静脉 套管轴 大鼠 栓接 制法 血管 应用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鼠颈静动脉防脱插管,其特征在于由插管及其自身所截取的套管组成,其中套管套接于插管的两近端部并定位;该插管栓接于颈动脉或颈静脉的血管中,且套管缝合留置于皮下。截取自插管的该套管轴向长度为1.5mm左右,套管套接定位于距离插管端部3cm以内处。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插管,具有结构和改良性制法简单,易于实验室轻松实现,且通过套管的皮下缝合,极大地提高了插管整体在大鼠颈部的留存能力,进而保证了实验顺利进行和大鼠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动物用具,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鼠长期颈静动脉给药、取血的防脱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大鼠是进行生理学、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通常,大鼠颈静脉长期给药或颈动脉长期取血过程中,对手术栓接的插管要求很高。如果插管太紧时间久了容易堵塞、液流不畅;如果插管太松随着大鼠的好动性而容易脱落,造成大鼠失血过多而死亡或实验失败。为此,需要保证长期给药、取血过程中插管稳定防脱、堵塞,需要对其深入研究,提出结构性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大鼠颈静动脉防脱插管,解决大鼠插管手术后插管的稳定留存。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大鼠颈静动脉防脱插管,其特征在于由插管及其自身所截取的套管组成,其中所述套管套接于插管的两近端部并定位;所述插管栓接于颈动脉或颈静脉的血管中,且套管缝合留置于皮下。
进一步地,截取自插管的所述套管轴向长度介于1.5mm±0.5mm。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套接定位于距离插管端部3cm以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套接定位于距离插管端部2.8cm。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具有弹性外张的自复位力,且通过阻尼定位于插管近端部。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防脱插管,具备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该防脱插管结构和改良性制法简单,易于实验室轻松实现,且通过套管的皮下缝合,极大地提高了插管整体在大鼠颈部的留存能力,进而保证了实验顺利进行和大鼠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脱插管的成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晰的界定。
为保证大鼠在颈静动脉插管手术后长期给药、取血过程中插管稳定防脱、堵塞,本设计者籍由经年研究之经验总结,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防脱插管结构,能够良好地解决插管稳定留存的问题。
其结构概述结合图1所示可见,该大鼠颈静动脉防脱插管由插管1及其自身所截取的套管11组成,其中套管11具有受外力弹性外张并自复位的能力,且通过阻尼定位于插管1的近端部。该插管1栓接于颈动脉或颈静脉的血管中,且套管11缝合留置于皮下。从较为具体的各管尺寸规格来看,其中截取自插管1的套管11轴向长度介于1.5mm±0.5mm。该长度的选取能使得套管11在保持一定的弹性外张和复位力的同时,不具有过大的占空,在缝合皮下后能有效降低对大鼠舒适度的影响。而该套管11套接定位于距离插管1端部3cm以内,这与常规实验的插管深度相关,通过套管皮下缝合定义的插管深度,旨在满足可靠的给药、取血通畅度。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套管套接定位于距离插管端部2.8cm或正好3cm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圣苏新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圣苏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41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畜牧养殖灌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鼠无创超声固定式麻醉呼吸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