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的采样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20835685.5 申请日: 2018-05-31
公开(公告)号: CN208297208U 公开(公告)日: 2018-12-28
发明(设计)人: 于伟静;吕小林;丁朋果;王强;符思聪;赵龙彬;王明明;弋舒昱;汪永威;周晓湘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24 分类号: G01N1/24;G01N1/34;G01N1/44
代理公司: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代理人: 张爱军
地址: 450000 河南省***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三氧化硫 烟气 冷凝管 冷凝器 过滤器 采样装置 温控仪 采样 伴热 取样 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 异丙醇溶液 反复清洗 加热升温 冷凝作用 现场作业 抽气泵 抽吸泵 干燥器 缓冲球 加热管 清洗液 体积小 冷凝 除尘 清洗 分析 采集 携带
【说明书】: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的采样装置,该装置包括伴热枪、过滤器、温控仪、冷凝器、干燥器、流量计和抽气泵,所述的冷凝器包括冷凝管、缓冲球、加热管和温控仪;采样:在抽吸泵的作用下,将含三氧化硫的烟气依次经过伴热枪、过滤器分别进行加热升温和除尘后,再通过恒温冷凝器中的冷凝管,在冷凝器的冷凝作用下烟气中的三氧化硫会在冷凝管中冷凝,从而将烟气中的三氧化硫进行采集;取样:采样结束后,利用浓度为80%的异丙醇溶液反复清洗冷凝管,清洗结束后分析清洗液中三氧化硫含量,进而能够计算出烟气中三氧化硫的浓度。本装置取样方便、分析准确,体积小、方便携带,更有利于现场作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氧化硫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三氧化硫是一种重要的污染物,排入环境空气可直接形成细颗粒物(PM2.5),对中尺度区域霾形成有着显著影响。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已通过相关法律,对三氧化硫排放进行严格限制。例如美国EPA将三氧化硫列为第3类Hazardous Air Pollutant(HAP)组分,对其总排放量进行了限制,有22个州对燃煤电厂烟气中三氧化硫排放浓度提出了限值。德国排放标准是限制SO2和三氧化硫的混合浓度为日均50mg/m3。因此,在SO2排放受到严格控制之后,三氧化硫生成与排放控制逐渐成为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关注的焦点。

为实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提出的“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的总体目标,必须深入研究火电厂三氧化硫等一次可凝结细颗粒物的生成与排放规律,其关键在于三氧化硫浓度的准确测试。

目前《燃煤烟气脱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GB/T 21508-2008)、《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装置性能验收试验规范》(DL/T 99-2016)等标准均对三氧化硫的采样原理、系统及控制参数提出了具体要求,普遍采用水浴锅及多个串联的冷凝管进行三氧化硫的恒温冷凝,但现场搬运及清洗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的采样装置。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烟气中三氧化硫的采样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括取样装置和清洗装置;

所述的取样装置包括伴热枪、过滤器、温控仪甲、冷凝器、干燥器、流量计和抽气泵,所述的冷凝器包括容器、冷凝管、缓冲球、加热管和温控仪乙,所述的温控仪甲通过导线与伴热枪连接,伴热枪的一端与过滤器固定连接,过滤器通过管道与冷凝器上的缓冲球甲连接,缓冲球甲与冷凝管的左端连接,冷凝管的右端与缓冲球乙连接,冷凝管置于容器的内部,加热管与温控仪乙通过导线连接,加热管也置于容器的内部,缓冲球乙通过管道与干燥器连接,干燥器、流量计和抽风机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

所述的清洗装置包括冷凝器、连接头、注射器、取液管和储液瓶,所述的取液管置于储液瓶中,取液管的上端通过管道与连接头甲和冷凝器上的缓冲球甲连接,注射器通过管道与连接头乙和冷凝管上的缓冲球乙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中的容器、冷凝管、缓冲球甲和缓冲球乙采用熔铸形成一体化结构。

优选的,所述的冷凝器中的容器内加注有水溶液,水溶液的液面没过冷凝管和加热管,形成水浴。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器采用为石英纤维或陶瓷材质,所述的容器、冷凝管、缓冲球均为玻璃材质。

优选的,所述的伴热枪温度大于或等于180℃,冷凝器温度为60℃~8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①本采样装置中冷凝管与容器采用一体化构造,水浴温度通过加热管和温控仪控制,体积较小,便于携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5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