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酸铁锂的快速分散混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1937.7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0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英业达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基座 磷酸铁锂 研磨室 本实用新型 混料装置 快速分散 粉碎室 过滤室 上表面 下表面 转动杆 架设 磷酸铁锂前驱体 螺纹连接方式 从上到下 平行设置 倾斜面相 驱动电机 驱动转动 下部外壁 箱体内腔 杆转动 搅拌杆 均匀性 研磨盘 凹型 底端 筛网 加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铁锂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磷酸铁锂的快速分散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从上到下依次为粉碎室、研磨室和过滤室,所述粉碎室与研磨室之间固定架设安装有支撑基座,所述研磨室与过滤室之间固定架设安装有筛网;所述支撑基座的中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凹型设置;所述箱体的顶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下部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支撑基座上倾斜面相平行设置的搅拌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外圈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与支撑基座下表面相配合的研磨盘。本实用新型有效提高了磷酸铁锂前驱体混合的均匀性,工艺时间大大缩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铁锂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磷酸铁锂的快速分散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
目前,磷酸铁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氧化铁法、草酸亚铁法和磷酸铁法。无论哪种方法,都需要将反应原料(前驱体)进行研磨混料,目前主要采用球磨机来完成,但是其球磨耗时较长且混合均匀度还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磷酸铁锂的快速分散混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磷酸铁锂的快速分散混料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腔从上到下依次为粉碎室、研磨室和过滤室,所述粉碎室与研磨室之间固定架设安装有支撑基座,所述研磨室与过滤室之间固定架设安装有筛网;所述支撑基座的中部上表面和下表面均为凹型设置,且支撑基座中部设置有滤板,所述箱体内腔沿中轴线方向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下部转动贯穿于滤板的中部后置于研磨室内设置;所述箱体的顶板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用于驱动转动杆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转动杆的下部外壁上还固定安装有与支撑基座上倾斜面相平行设置的搅拌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外圈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有与支撑基座下表面相配合的研磨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室内中部固定架设安装有物料提升筒,物料提升筒的顶部侧壁上开设有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上部贯穿于物料提升筒内设置,位于物料提升筒内转动杆的外圈设置有搅龙。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外壁上均布开设有若干内螺纹盲孔,所述研磨盘的中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套筒,连接套筒上开设有内螺纹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箱体的底板上开设有排料管,且过滤室的内腔底板为中间低两端高的倾斜设置,排料管位于过滤室内腔底部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室的顶部内腔通过循环管路与研磨室的下部内腔相连通,所述循环管路上安装有物料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箱体设计为上部为搅拌区和下部为研磨区,并采用同轴联动方式对物料进行混合和研磨,传动效率高,且通过固定螺栓、内螺纹盲孔和内螺纹通孔的配合,对连接套筒进行限位固定,从而实现研磨盘固定在转动杆的底端上,且由于研磨盘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转动杆的端外圈上,方便调整支撑基座的下表面与研磨盘上表面之间的间隙距离,以实现不同的研磨效果,有效提高了磷酸铁锂前驱体混合的均匀性,工艺时间大大缩短,实用性强,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英业达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英业达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1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元前驱体生产优化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池极片、电池极芯及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