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9179.5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03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尚文;薛华庆;王红岩;刘洪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解吸 气体释放 岩芯 解吸过程 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 观测装置 页岩气 气量调节阀 测试过程 底部封闭 点火实验 顶部开口 快速评价 内部中空 透明筒体 钻井过程 含气量 透明的 拆装 地盖 容置 装设 连通 观测 贯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包括解吸筒,解吸筒为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透明筒体,解吸筒的内部能容置岩芯及液体,解吸筒的顶部能拆装地盖设有密封盖,密封盖上设有气体释放管,气体释放管贯穿密封盖连通解吸筒的内部与解吸筒的外部,气体释放管上设有气量调节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透明的解吸筒,在将岩芯装设于解吸筒内进行解吸的过程中能供工作人员随时对岩芯进行观测;同时通过设置气体释放管能供工作人员在解吸过程中进行点火实验;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初期或中期对岩芯的含气量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现场钻井过程中储层的快速评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储层实验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
背景技术
页岩气主要以吸附气和游离气两种方式赋存于页岩中。页岩气的勘探选区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含气量的问题,其既是页岩气资源评价的重要参数,也是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的关键参数。页岩含气量由解吸气量、损失气量和残余气量三部分组成。目前国内含气量的测试方法是借鉴煤层气的测试标准,采用现场解吸的方法测试其解吸气量,然后通过拟合得到其取心过程中的损失气量,并将部分样品粉碎后测试其残余气量。将这三部分的气量相加,即可得到页岩岩心总的含气量,并用于储层评价和开发预测。
页岩气井现场含气量测试过程中,目前均采用密闭加热解吸的方法,让气体从岩心中自然解吸出来,并通过流量计量仪对解吸气量进行统计。在整个解吸过程中,工作人员无法直接对其解吸气体进行观测,也不能进行点火实验,无法在测试过程初期或中期对岩芯的含气量进行一个初步判断,而必须在解吸过程完全结束后才能对解吸气量进行分析,不利于现场钻井过程中储层的快速评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能在岩芯解吸过程中供工作人员随时对岩芯进行观测,同时还能在岩芯解吸过程中随时进行点火实验,以便于工作人员在测试过程初期或中期对岩芯的含气量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现场钻井过程中储层的快速评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包括解吸筒,所述解吸筒为顶部开口、底部封闭且内部中空的透明筒体,所述解吸筒的内部能容置岩芯及液体,所述解吸筒的顶部能拆装地盖设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上设有气体释放管,所述气体释放管贯穿所述密封盖连通所述解吸筒的内部与所述解吸筒的外部,所述气体释放管上设有气量调节阀。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释放管为阻燃管。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气体释放管包括管柱及管线,所述管柱沿所述解吸筒的轴向设置,所述管柱的下端贯穿所述密封盖与所述解吸筒的内部连通,所述管柱的上端向上延伸,所述管线的一端与所述管柱的上端连通,所述管线的另一端悬空,所述气量调节阀设于所述管柱上。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管柱为金属管柱,所述管线为阻燃管。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解吸筒为玻璃或塑料制成的解吸筒。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解吸筒的外壁上覆设有透明防爆膜。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解吸筒的底部套设有保护座。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盖的顶部表面上设有把手。
如上所述的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其中,所述页岩气解吸过程观测装置还包括锁接环,所述锁接环固定套设于所述解吸筒的外壁上并靠近所述解吸筒的顶部,所述锁接环的外周面上凸设有至少两个下连接部,所述密封盖的周向侧壁上对应各所述下连接部分别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下连接部通过连接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91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循环驱替装置
- 下一篇:一种缝洞油藏注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